全网群嘲的“高考满分作文”,我想点个赞

erjian2022-07-1298

  最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被浙江的高考“满分作文”刷屏,总之我的朋友圈里非常热闹。

  经过这么多天的讨论,这篇文章的优劣,已经被广大网友、老师、学者都扒过皮了。这的确不能算是一篇绝对意义的“好文章”,好的文章应该接地气,让普通人都看得懂,同时能够传达深刻的内涵,从这个意义上,它当然不能算是好文章。

  孙明展也持这种看法。

  但是,我的看法有点不一样,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时,我就备感亲切,甚至想点个“赞”。这是为何?我说说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过程。

  本文作者:胡屏

  中山大学中文系硕士,资深媒体人,长期关注教育,“广州亲子乐”(公号)主理人。

  1 我也曾很“厌恶”这种文风

  这篇文章令人不适之处,已经很多人谈过,我全部同意:生僻字、外国哲学家、作家的名字过多,引经据典太多,生涩,形式或许大于内容。。。总之,大部分讨论这篇文章是因为看不懂,看得懂的人则觉得TA太“装”。

  我也是反复看了几次,才理清楚这篇文章要讲的内容:明明可以简单表述的事情,为什么表达要如此繁复?

  于是,我想到了一个人,他是我的一个好朋友。

  时光回到1995年,我刚刚进入中山大学中文系。我来自于一个三线城市,出身普通家庭,阅读量很少,中学时全部受到的是应试教育,中文系是我的第三志愿。

  中大有一个文学社,我在文学社结识了人类学系的曾同学。刚接触的时候,我真的烦透了他——之前我不知道如何描述这种感觉,现在我知道了,就是有人天天在你面前说“满分作文”那套话,天天跟你讲福柯说了啥、海德格尔在某本著作中说了啥,尼采又说了啥。。。还有什么现代主义、后现代话语体系。。。他的术语可比这篇千字作文多几十倍啊!

  我当时的感觉,就像今天的网友,直接怼:你能不能好好说话,不引经据典你就不会说话吗?

  其实,我内心是抓狂的,这些名字和术语,我一个都没听过。可以说,我的学术启蒙,是从曾同学那儿开始的(捂脸)。

  这个人,后来成了中大南方文学社的社长,而我是秘书长还是副社长,我忘记了。你们懂我的“痛苦”吗?足足4年,我的亲密社团伙伴天天给我“灌”理论和术语。

  这就是我觉得“亲切”的原因之一,这篇文章让我回到了青涩的学生时代。

  当时在中大校园里,像曾同学这样“狂人”很多——

  总是歪着头走路、若有所思的姚师兄,第一次发言就把我镇住了;

  从中大南校园晚上徒步到白云山的物理系师兄,总是喜欢刻意往文章里塞术语,而我内心总在嘲笑他很装;

  还有一个人类学系的郑“诗人”,有几句诗让我终生难忘,大概是这样的——“我有病,夜里蝙蝠倒挂,血液里流着颓废的菌”,完全颠覆了我对诗的想像。你想想,我们在中学课本里学的诗是什么?《我的母亲大堰河》、《天上的街市》。。。

  不知道为什么,我跟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成了好朋友,宵夜时听他们高谈阔论,嘴里说着我没听过的哲学家的名字,翻译过来的艰涩的术语。

  2 我的嘲讽其实是“自卑”

  当我开始写论文了,当我也开始接触很多文学理论,很多当代作家的作品时,我开始渐渐反省。我对曾同学的嘲讽,或许是一种“自卑”。

  那种远超出我认知水平的聊天,对我而言是折磨,我不知道原来同样是在中山大学,我的校友比我懂得多那么多,他的阅读量是数百倍于我。

  毕业多年之后,曾同学告诉我,小时候,他们县城的一个工人图书馆关了,二哥建议父亲把图书馆里的书盘下来,估计有几千本书,堆满了家。他们几兄弟和身边的朋友,经常抢书看,当中还有汉译学术名著、未来丛书,这些启蒙一代知识分子的艰深的理论著作。

  曾国华说起当年家里的小图书馆,这里是他学术的起点。

  在大一之前,他已经看完了我至今没有看完的社科人文类理论书。

  他长期阅读这类书籍,他的理论水平已经和教授直接对话,他对我们这种“小白”说话时,满嘴都是理论,就可以理解了。

  前两天,我把这篇作文发给北京的曾同学,他后来继续在学术界深耕,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读了博士,现在在中国社科院工作。

  我说,我觉得这篇文章的作者,特别像当年的你。他说,“是的,我也觉得”。

  我问,“那,你有什么看法呢?”

  3 “我希望他的运气好一些”

  (以下是曾同学的回应)

  的确,我一看那个文章,就觉得他的状态和我那时候有点像。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能写成这样,的确显示了很好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多数生僻词语、学术专门用语用得是准确的,整个文章也的确围绕着主题分层次一步步推进,明显没有采用很多考生会采用那种套路(点缀式引用名人名言,文章篇章的结构化套路等),可圈可点。

  但是,这篇文章的缺点也很明显,其实不是意不胜辞的问题。

  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完全不支持这样的阅读和思考,所以他的文章呈现出一种似曾相识的“野蛮生长”气息,即读了很多书,但是对这些书和知识缺乏系统性、层次性(或者说谱系性)的把握。

  例如,文章中经常引用某个作者名字,并将这个作者和某个观点对应起来,比如海德格尔的xx、卡尔维诺式的xx等等,实际上,这些作者对同一个主题的表达,观点可能也非常复杂,如何在引用中准确地考虑到原作者和自己文章的情境匹配,是一件很需要功底的事情。

  之所以会出现文章这种状况,除了太年轻之外,主要是由于没有人指导、没有良好的深度阅读讨论氛围和写作讨论氛围所致。

  当然,我说的“野蛮生长”并不是贬义,我希望强调的是一种充满朝气的蓬勃生长之意,虽然这意味着没有太多的好的指导。

  但是相比起死气沉沉的高考“八股”,我觉得这种写作要更加有潜力一些。如果有好的指导,这样的学生很快会在知识积累、思考、写作上成长起来。

  我在国外接触过一些写作上比较突出的本科生,在这些层面明显要好很多,我跟其中一些交流过,感觉成长氛围不同是很重要的原因。

  在中国,现实的情况很可能是,在大学里他也得不到好的指导,需要自己慢慢去突围。我就是一个例子,走了很多的弯路,到了硕士阶段情况才有好转。

  自己生长,这个过程往往会很长,在这个过程里面,自负、失望、幻灭等情绪和感觉可能会影响他,很容易让人放弃,从而被人冠之以“我早说了这样不行”的评价。

  生长过程中,需要兼具深度和广度的阅读,不断反思,不断将书本知识和自我生活阅历比照,这些都是大概率要经历的过程。

  只有很幸运的人可以通过长期的自我努力,又或者遇到好的老师指导,建立起自己的知识和视野的谱系性,从而变得具有创造力。

  但愿,这位同学运气要比我好一些,也希望他能够保持、不轻易放弃。

  能够保持的话,不做学术,这样的阅读和思考经历,也可能对他自己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很多优秀人物,并不简单是做事情很老到出色(所谓”情商高“),而是自己有很深的思考以及有将思考转化为实践的能力。

  4 我给孩子的一点忠告

  我记得多年前,曾同学对我说,当他在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问题时,更加有一种难以接受的感觉。

  他早就明白了,简单搬弄理论和术语,其实无助于观点的准确、充分表达。

  他感慨,如果有人早一点告诉他,该多好。但是,成长就是这样,只能等你有了一定的阅历,回头再思考,才能品出当年的稚气。当然,他最终还是走上了学术之路。

  当我们以几十年的经验,去嘲笑这位高三考生时,是否也有一些“求全责备”?

  在标题里,我说,我要这篇作文,为这个孩子点个赞,无论是不是满分。

  因为我知道,阅读不易,成长不易。

  他是一个阅读面广,有思想有情怀的高三学生,正如我的朋友。他早早就渴望去建构自己的思想体系,只是还处于比较稚嫩的阶段。

  如果他现在在我的面前,我希望对他说几句话:

  第一,我赞赏你的视野开阔;也羡慕你的阅读量;

  第二,不要理会他人的嘲笑,他人不懂,不是评价标准。毕竟古典音乐、高等数学,多数人都不懂;你看的都是顶级学者的理论著作、纯文学作品,不懂是正常的;

  第三,但是,写文章的方法要注意:

  1)文章的观点要更加明确,结构要更加清晰,引用大师观点时力求准确,而不是求多;

  2)写文章要明确读者是谁。现在这篇文章是典型的学院派,这种风格在学术圈子里讨论没问题,反而更有效率;但如果是面对大众的文章,应该更接地气。毕竟,并非所有改卷老师,都看过这些著作;如果遇到一个没看过的,就惨了;

  3)其实整篇文章还是围绕《树上的男爵》展开的,可以适当引用书中的细节描述,增加文章的生动性。文字的趣味性,超现实的想像,也是卡尔维诺小说最迷人之处。文章有骨有肉才更精彩;

  4)炫技适可而止,用简单的语言讲深刻的话。

  最后,给大家推荐这篇文章中提到的(“用不被禁锢的头脑去体味切斯瓦夫.米沃什的大海与风帆”),当代最伟大的诗人米沃什(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礼物》——

  多么快乐的一天。

  雾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的上面。

  尘世中没有什么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人值得我去妒忌。

  无论我遭受了怎样的不幸,

  我都已忘记。

  想到我曾是同样的人并不使我窘迫

  我的身体里没有疼痛。

  直起腰,我看见蓝色的海和白帆。

  当然,也推荐小学高年级以上的孩子,可以去阅读文章中反复提到的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

  卡尔维诺是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他的超现实想像力,他的哲学思考深度,都把小说推向了新的高度。这几天在微信读书的飙升榜上,可能因为这篇作文的原因,该书已经飙升到了前三名。

  这本书特别具有想像力:

  小说中的主人公柯希莫,成长在一个老派贵族家庭。成长过程中,柯希莫逐渐形成了叛逆的性格,有一次,他因为拒食蜗牛被父亲怒斥,爬上了树,开始了远离地面的生活。

  他爬上树后,看见了不同的世界,与自然界的生物建立了一种迥异于现代社会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他开始融入翁布罗萨的森林,并从中汲取力量,开拓了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理想国。

  他将狩猎得来的动物皮毛做成衣服,在树上搭建舒适的房屋、引流泉水来解决自己的饮用水问题,与动物协商获取食物……

  这位考生,能够在高中阶段就与这些伟大、有趣的灵魂相知相识,是多么重要的经历。

  现在的重点大学的“强基计划”,哲学性、中文系,需要的不就是这一类有潜力的学生吗?他们只要在大学时,能得到适当、负责任的指导,就很有可能成为学术人才。

  即使有暇疵,这篇作文也值得更宽容的掌声。

  《树上的男爵》,是对人的生存自由状态的可能性,进行大胆想像。让我们也多给这位大一新生一点自由的空间吧。真实、深刻且接地气、有创造力的表达,需要一生去探索,他才刚刚开始。

  作者简介:孙明展,候选北美精算师、国际金融理财师、中山大学金融系、统计系专业硕士导师、创必承创始人,个人微信公众号:孙明展

一、儿子关于“天堂与地狱”的作文,在朋友圈引发大讨论

  从小学开始,我的大儿子的作文就是老大难,他总是很难找到表达自己的语言方式。上了初一后,他最近的一篇周记却让人眼前一亮。

  其中的一些看法,当然是平时我们沟通时的想法,但他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也让我们也受到了启发,从他的成长过程去思考妹妹的教育方式。

  今天这篇文章是我太太写的分享,是我们最近共同讨论的话题,希望对大家也有所启发。

  “地狱呆久了,能上天堂。反之,总在天堂享乐,迟早会跌落神坛,甚至跌下地狱。”

  前几天,我把儿子的一篇周记发到了朋友圈,引起了一片讨论声。

  乐乐说的是自己学习英语的经历,看到5岁半的妹妹在努力在学习“自然拼读法”,他想到了自己当年预科班的样子,得意地教导妹妹“你哥我当年也是这样过来的”。

  他觉得,当年很多幼儿园的朋友,不愿意学 妈妈也觉得让他们“快乐享受当下”就好了。但是,当时完全不学,后来就要花多几倍的精力和金钱去学,他觉得是得不偿失的。于是就有了“天堂和地狱”的比喻。

  一位朋友在下面评论:

  乐乐这篇文章,真是打脸一大波幼儿园阶段追求“新教育”的家长啊。

  “打脸”称不上,充其量是思考吧。

  01

  不要把虚无传递给孩子

  最近因为工作关系,重读了《幸福的方法》(泰勒﹒本‒沙哈)这本书,颇多感触。

  我们这一代父母,有一部分人从教育的高压下走过来,特别希望孩子能够获得自由和幸福。尤其是很多中产妈妈,受过良好教育,人到中年,却未必从事业中得到幸福的感受,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享受童年当下的快乐,不要一下子就成为“忙碌奔波”型的孩子。于是,TA们更向往新的教育方式(包括当年的我们)。

  有一些新的教育机构摒除权威教育方式,往往很注重孩子的感受(这当然是非常好的),但对于孩子认知发展的关注却有所缺失。这一点也深刻影响了家长,使他们对于“认知唤醒”十分抗拒。这是乐乐小时候的经历。

  其实,孩子并非不需要学习,而是以游戏和具像的方式开始学习。无论你是具像还是抽象,无论你采取了任何一种学习方式,学习都应该是系统化的。而非散点、无序、回避思考的。

  我们很多家长,常常走向的是两个极端:低龄时“放养”,小学三四年级后又迫于压力开始“高压”。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没有埋下学习的种子,让他们感觉到学习的乐趣,无形中就给孩子灌输了一种思想:学习就是枯燥乏味的。

  但是,我特别想提醒一点:

  学习本身也是一个迷人而美好的旅程。它并不等同于痛苦。

  快乐童年很重要,孩子得到尊重很重要,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快乐也同样重要。

  我记得当时乐乐6岁,他是10月出生,没能上小学。来到他文中提到的机构,开始接触到“自然拼读法”。那三个月,真如他所言,走路、洗澡都在嘟囔着单词发音。不止是他,全班同学都是如此,这就是教育者的能力了,他们要求很高,但能让孩子用有趣的方式学习,真正做到了“温柔而坚定”。

  乐乐2014年9月入读预科班,12月圣诞节,我带他去香港诚品书店,他已经能捧着英文绘本自如地“读”。可能不知道意思,但“读”得很开心。我记得当时他开心地跟我说:“妈妈,我能读英文书了。”

  那种喜悦,他现在还记得。

  乐乐2014年12月在香港诚品书店。

  我们在英文教育方面是比较懈怠的父母,没让他从小接触什么原版阅读,用很多人的话说就是错过了敏感期。他的英文学习完全是从6岁开始的,这一年的预科班学习,让他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每天借十几本英文牛津树回家读,短短一年就达到了小学三年级的水平,也让他获得了学习上空前的自信。

  从乐乐这一段经历,我们当时开始认真反思:我们当初对于“新教育”的理解是有偏差的。学习本身就能给孩子带来快乐,尤其是“难一点”的学习。

  我是中文系研究生,对于孩子的母语学习还是比较执着的。所以后来乐乐一年级就离开了这个机构,但我们对她一直心存感激,现在妹妹幼儿园和预科都是在这儿就读。

  02

  孩子真的不喜欢学咋办

  很多朋友说,你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碰上了一个有好奇心的孩子,我的孩子除了打游戏,什么都不喜欢,感觉不到学习的快乐。

  我觉得,不能给孩子贴标签,TA一定不可能什么都不喜欢,学习也不等同于学校里的学科学习。我给大家几个思路,看看是不是有什么盲区?

  首先,父母应该想想,你有没有给孩子创造机会多尝试?现在大中城市里的教育机构这么多,有很多体验课,你有没有带TA去尝试?

  第二,当发现孩子对某个领域略有喜欢后,你有没有带领TA向往一步?如果孩子喜欢昆虫,可以多参加自然机构的课程;可以多买一些相关书籍;可以上网找纪录片观看;孩子再大一点可以在网上找该学科的课程学习。如果孩子喜欢音乐,你有没有让她去接触,并且开始乐器的学习?或者经常去听音乐会,在家里放放音乐?

  第三,当孩子不再喜欢这个领域后,有没有退出机制,允许TA不喜欢,而选择其他的领域?有没有和他沟通不喜欢的原因?我看到的情况,往往是家长放弃而不是孩子放弃,尤其在音乐美术的学习上。

  第四,当学科学习与兴趣学习产生冲突时,你是不是天然就让TA选择了前者,把兴趣班掐掉?“太忙了”“没时间了”。

全网群嘲的“高考满分作文”,我想点个赞

  第五,作为父母,你有没有保持求知的热情?你有没有更新自己的认知地图?你会不会一边刷手机,一边指责孩子不爱学习?你给孩子输入的是正能量的信息,还是负能量的焦虑?

  我们还可以有很多反思,以上只是抛砖引玉,大家可以补充。

  现在的孩子并不是没有学习的兴趣,而是在家长、学校、社会各种焦虑的裹挟下无所适从。

  第一,TA们在没有找到对学科的兴趣时,已经被不喜欢的作业、考试的失败吓怕了,失去了往前走的动力。学校应该反思,教育应该培养孩子求知的热情,而不是片面追求分数。

  第二,我们希望孩子未来能够幸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有时却情不自禁将自己的经验相传。当孩子喜欢社会工作时,家长应该鼓励TA,而不是告诉他做生意可以赚得更多;如果他想从商,父母也应该支持他,而不是告诉他学医学法冿才是对他的期望。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支持和鼓励,不要越俎代庖。

  当然,孩子自己也应该反思,是否在电子游戏、虚拟社交上浪费了太多的时间?是否能增强自己的自控力,摆脱电子设备的控制,娱乐的诱惑,把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

  03

  家长如何对抗教育高压?

  可能有父母会说,你说的好学校可能是私立学校、国际学校,不适合我们。

  现在大部分的公立、民办学校,都是追求分数至上,高压学习,孩子怎么可能会喜欢学习呢?毕竟中考、高考的指挥棒在那儿呢。

  这的确是一个现实状况,除了少量的朋友能勇往直前地选择国际教育或者一些小众学校之外,大多数家庭依然很难逃脱这样的大环境。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大多数孩子不得不忍受日复一日的考试和刷题生活。

  作为父母,我们如何能够给TA们创造一点幸福感,让孩子不致于在成年之后,成为忙碌奔活型的人,始终追求名利,无法得到真正的快乐,甚至陷入抑郁?

  我读《幸福的方法》(作者:泰勒·本·沙哈尔)时,看到有一个叫做“幸福催化剂”的方法,觉得特别好。

  具备意义和快乐的行为,就像是暗室里的蜡烛,只需要一根就可以点亮整个屋子。一次幸福的经历,可以感染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方面。我将这些虽小但有连锁效应的事情叫作“幸福催化剂”——一些几个钟头甚至几分钟的事,便可以为我们带来意义和快乐,不但在当下受益,也会影响到未来。

  我最近邂逅了一个做顾问的朋友,他说自己已经不再喜欢这份工作,但又不愿意放弃。。。我向他介绍了“幸福催化剂”这个方法,他欣然接受了。现在,他每周至少花两天的时间和家人共处,至少打一次网球,并且花3小时阅读自己喜欢的读物。他还参加了母校的董事会,期望能为下一代带来更好的教育。。。他给我的反馈是:他已经好久没这么开心了。

  如果孩子没办法每天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找出一两件他喜欢的事情,每周只花一两个小时,但长期坚持下去呢?

  例如我的孩子喜欢足球,每周六踢一场足球;如果你的孩子喜欢街舞和说唱,你能不能每周和TA看一集相关的综艺;如果孩子喜欢看电影看话剧,就每周去看一场电影或者话剧;如果孩子喜欢看纪录片,每周一部短短的纪录片,也是不错的选择。

  人们都希望天天幸福。当然,这很难做到,多数人都会在晚上或周末来享受生活。但大家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真正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不是什么都不做,就是整天坐在电视机前。在许多人看来,与其积极地去追求幸福,不如做一个暂时的享乐主义者。在无所事事的情况下,人们更容易睡着,并且给自己一个“我太累了”的借口。

  与其什么都不做,为什么不去找一些有挑战性的事呢?这样可以给予我们新的力量。就像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所说的,“完成一项令人愉悦的任务才是最好的休息”。“幸福催化剂”所能带给我们的,除了幸福之外,还有更旺盛的精力。

  ——(《幸福的方法》)

  实际上,每周一两个小时总是挤得出来的,与其抱怨、刷手机,不如找一些对未来有益的事情,变成好的习惯,和孩子一起坚持下去。

  这些在一起的美好记忆,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寻找未来幸福的过程。

  作者简介:孙明展,候选北美精算师、国际金融理财师、中山大学金融系、统计系专业硕士导师、创必承创始人,个人微信公众号:孙明展

二、南京梦幻之地教育培训中心—放牛班作文

  梦幻之地教育始建于2001年,是一家专注于为中小学生提供1-6年级语数外教学的培训机构,是南京市著名的中小学生课外教育培训品牌。目前中心已拥有“马老师放牛班作文”、“三问数学”、“缤纷少儿英语”三大知名核心学科培训品牌,及鼓楼总部、江北、江宁三个分部教学点。

  放牛班作文

  简介:宽阔、无垠、碧绿、宁静的田野,渐渐传来笛声,先是隐隐的,慢慢的越来越悠扬,接着一个留着一撮头发的村童缓缓进入视野,他骑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笛子。。。。。。,马翼翔半躺在阳台的椅子上,尽管醒了,还不愿睁开眼睛,梦里的情景太美妙了,他真想留在梦里,在喧嚣的城市那里去追寻田园牧歌的生活。他忽然顿悟了,世界的美不仅是靠眼睛看、耳朵听,更可以用心灵去感应,可心灵与世界沟通的能力是要培养的,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感应到世界的美,放牛班作文就此诞生了。

  特色:

  1.讲方法,重实效。小学生作文写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不具体、不切题意、详略不当,条理不清等。通过培养孩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习惯,并教孩子们具体、生动、细节、结构等的写作方法,放牛班作文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帮助孩子们初步解决上述难题。

  2.写作与实践互动,智商与情商并举。写作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实践,我们把学生带向社会,让孩子们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然后把这些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引进课堂,再把生动活泼、切实可行的心理素质训练内容引进作文教学,同学们有话可说,有感可发,从而解决了平时作文空洞无物,无事可写的问题。课程内容涉及农村生活体验,经营理财、社会实践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开阔了视野,采撷了写作素材,增强了写作兴趣,同时陶冶了情操,健康的心灵和完善的人格也得到了培养。

  3.“营养”+“美味”。考虑孩子的心理特点,营养丰富的东西如果味不美,孩子不吃等于零。指导写作的方式多样化,课堂以大量的视频、电影、文学名著、艺术作品为手段,营造新奇、轻松、愉悦的气氛,通过夺宝奇兵;我做小交警等户外活动,实现玩中学,学中玩;还通过谈话、讨论培养孩子们说的能力。

  4.把阅字变成阅读,把记录变成写作。教育的功利性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没有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放牛班作文的精神是在思想的田野上放牛。我们引导孩子通过对美文的阅读,认识个体生命的尊严、价值与美,培养孩子对自然和社会的感知能力。如果没有心灵的体验,阅读仅是阅字,而阅不出字里的内容,如果没有心灵的体验,写作仅是事实的记录,写不出个性、情感和意蕴。我们推出自由写作法,此法随心而写,运用此法不仅可写出真情实感,有个性特点的美文,而且易于丰富想象力和培养非理性思维。在重大的发明创造中,理性思维做了99%的工作,非理性思维仅仅做了1%的工作,但这1%的工作却至关重要。今年的华裔诺贝尔物理奖得主高锟,当年他提出工作想法时,其他人都认为他是痴人说梦,正因为他那一点的非理性,他才为人类作出如此重大的贡献。

  6.与数学课程融合互动

  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数学反映客观世界的自然属性,语文反映其社会属性,英语是表达形式的不同。由于它们都是反映同一个客观世界,故它们有其共性,如语文写作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数学学习也需要这两种能力,它们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反过来又提升了这两种能力。数学易于培养逻辑能力,而写作又非常需要逻辑能力。

  小结

  江苏高考作文命题有两大走向,一是审题难度降低,二是题目的包容性越来越大,写作的自由度越来越大,可见放牛班作文的自由写作法顺应了这一趋势。另外,在重大的发明创造中,理性思维做了99%的工作,非理性思维仅仅做了1%的工作,但这1%的工作却至关重要。今年的华裔诺贝尔物理奖得主高锟,当年他提出工作想法时,其他人都认为他是痴人说梦,正因为他那一点的非理性,他才为人类作出如此重大的贡献。自由写作法非常适合培养非理性思维,可见放牛班作文能做到分数与快乐两不误、眼前与未来两不误。

  6月16日上午10:00 放牛班作文公开课 地址:上海路150号4楼(南京梦幻之地教育培训中心) 预约电话:025-83244365

三、托福作文写作技巧-英语托福培训

  网校网由微格网际(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是国内唯一一家专门面向网络远程教育的大型网站,旨在以第三方身份提供学员选课、学员交流及教育机构推广的全面服务。网校网的前身是搜网校,网站成立于2010年,由国内互联网领域资深职业经理人和技术人员创办,并获得了重量级天使基金的创投,是教育培训领域专业化的互联网运营服务机构。

  怎样决定文章的模版结构?大家都习惯于托福作文5段式,我认为这个观点是有道理的,但不是绝对。为什么大多数情况下5段式最好?因为结构清晰。5个段落,开头引出话题,综述观点;结尾收束加升华;中间3个逻辑支撑点,可以支撑出一个相对比较丰满和复杂的逻辑关系。但之所以不是绝对,少数情况下,写的好的4段式议论文也可以得高分;有些题目甚至更适合4段式来写。但总体来说,如果时间够,思维够,5段式是比较稳妥的拿高分的方式,即便句子简单,但逻辑够完满,分数一样不会低。

  是不是一定要选择一边倒的论点呢?记得新东方说过只要有逻辑,均衡论一样能拿高分。但一个现实的考虑是,考官在看你卷子的几分钟里未必有耐心从头看到尾去找你的观点,因为均衡论的观点通常会不那么明显,特别是老外没那么喜欢中国人的中庸之道,喜欢直白。那么为了降低误判风险,能写成观点鲜明的作文还是鲜明点好,让别人一眼看上去就知道你在说什么,接下来就是看你怎么说的问题了,只要过“观点鲜明”这一关就OK,为啥不选简单点儿的方式呢?

  怎么样选择3个支撑段的论点呢?我认为比较好的逻辑是并列-递进,递进-转折这两种,很符合我们的思维方式。拿这次大作文来说,我采取的就是递进-转折模式,作文题是“孩子应该做家务,还是应该只学习和玩”?我的观点是应该承担家务,分论点一是做家务能培养孩子的很多好习惯,分论点二是做家务能树立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的独立地位和责任感,分论点三是在良好的监督下做家务不会伤害孩子。分论点一到二,是一个递进,一说的是对孩子的好处,二说的是不仅对孩子个人有好处,而且在整个家庭中,对孩子和家长都有好处,这是观点二在观点一的拓展(当然你也可以说这是一个并列,但我认为我在连接词上的选择让这个关系变成了强化递进);分论点二到三,是一个转折,前面分析了优点,那么后面分析有人会说这个也有缺点,但我认为缺点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于是这样一个逻辑结构就非常的完整,考官一看就知道我在说什么,我为什么会支持孩子做家务。

  怎么举例子?特别对于3段式的中间部分,各段的例子一定要多样化;版上的牛人也说过,即使论证一个观点,例子也要多,要多多泛举。对于上面的三个分论点,我是从各个方面举的很多例子:分论点一,我用的是personalexample,举了自己在家从小洗碗的例子,我学到了什么?要参与家庭劳动,理解父母的辛苦,因为父母会付我合理报酬我开始学习理财,因为刷碗我从小了解了卫生常识养成了很好的卫生习惯。分论点二,我用的是情境概括,说孩子参与了父母就会尊重他们,孩子可以参加家庭事务的讨论,家庭关系更和谐,孩子更成熟独立,不会选择叛逆,父母更舒心。分论点三,我用的则是研究报告之类的,表明家务本身很安全,表明参与家务的孩子会更organized.然后说父母的supervise可以降低危险,等等。这样例子类型不同,内容也就足够丰富了。

  怎么开头和结尾?一句话,能简单则简单,但不要突兀。句子要简单,内容要紧贴文章大意,不要每一篇都是“在当今科技高速发达的社会里,人们在热烈讨论着。。。话题”,考官会审美疲劳的。但不要太突兀,要逐渐过渡到你要说的话题,英语本质上是个很罗嗦很麻烦的语言,用简单的话把每个point之间的逻辑空缺都填满,文章字数自然就高了。比如我这篇的开头,我的大意就是:我的童年很美好,有很多关于爱的回忆。相信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都认为童年应该是最美好的,像我的童年那样。但是有些家长太爱自己的孩子了,以至于竟然说只有孩子远离家务,只学习、只玩,才是足够美好的。我却认为家务活该是童年美好回忆的一部分,因为他。。。(概述各分论点)。我认为我的开头是有点俗套的,但过渡的不突兀,特别是第一个分论点直接用我自己的经历照应了这个开头,是很能在情感上打动人的。

  无论你来自哪里,都应该为你的社会、国家和家庭服务,而这些并不取决于你说了什么,而取决于你做了什么。网校网小编已经收集大量托福考试信息,有意考取托福的朋友们,抓紧时间复习,不要错过机会。

  来源:/

本文链接:http://www.dengper.com/jingji/9498.html 转载需授权!

托福英语作文写作转载

上一篇:有谁有兴趣共建一个投资理财服务公司

下一篇:作文,小学生作文大全,小学生作文,优秀作文课堂作文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