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办事后付款QQ:
招租BF:49921434
下面黑客都可以添加(所擅长的领域不同)

[信息传闻]ZZ 渣打理财亏损案的苦主们,是不是又一个Amadio夫妇?

erjian2022-06-1692

四月初林小姐有关“金通道环球”理财产品状告渣打银行千万亏损案的结果至今仍未宣判,因一朋友也是渣打该产品的受害苦主,对此事进展也非常关注。正巧前几日和某刚从国外回来的同学聊天讲到此事,他提到了澳大利亚商业银行诉Amadio案,虽然国情不同案件内容不同,但从某种程度上还是有借鉴意义,顾找到一些资料把这个经典的案例大致翻译如下:

  ==================================================================================澳大利亚商业银行诉Amadio案

  Commercial Bank of Australia v Amadio

  案件背景:

  在澳大利亚有关不正当契约纠纷案审判中,最有代表性的判例法案例是发生在1983年的澳大利亚商业银行诉Amadio案。在这个案件中,Amadio 夫妇是只懂一点英文的意大利人,年事颇高且受教育程度不高。他们的儿子Vincenzo是个做地产开发的生意人,表面上生意兴隆生活骄奢,实则财务状况堪忧。因业务关系,Vincenzo和他在澳大利亚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Virgo交往甚密,由于Vincenzo的出手阔绰待Virgo不薄,所以该银行分行也间接参与进Vincenzo的生意业务。在Amadio夫妇和外人看来,Vincenzo经济状况良好,但随着Vincenzo透支额度的加剧,情况日益恶化,银行需要更多的资产凭证等保障这一笔笔钱的支出。为此,Vincenzo向他父母简单提过让他们跟银行签署一个最长6个月最高5万美元的财产抵押保证。但事实上,银行并没有就这种抵押保证做过任何时间或者额度的上限规定。

  事情发生在银行经理Virgo带着相关抵押保证的文件去Amadio夫妇家,在Amadio夫妇没有阅读该文件而Virgo也没有多做说明的情况下,他们就在厨房的餐桌上签署了这份文件。后来Amadio先生问过有关6个月上限的问题,但Virgo的回答是并没有这个限定,这份文件是没有任何时间和额度上的限定的,其实这就意味着Vincenzo可以在未来无限的时间内无限透支。这种最坏的情况最终还是发生了,Vincenzo的生意持续恶化,最终银行只能诉求Amadio夫妇的财产抵押物。该案的纠纷在于Amadio夫妇是否必须按照亲自签名的文件所写的那样做相应承担?银行是否做到了“公平、公正、有理”?

  案件分析:

  在审判这类不正当契约案的时候,更多的考虑因素是是否强势一方利用弱势方的易受攻击性特点谋得昧良心的好处的情况,对于弱势一方“严重劣势”特点的分析也是问题关键。在本案中,当强势一方Virgo被问及是否充分意识到Amadio家的困境时,Virgo说自己认为Vincenzo之前在跟他父母提及的时候都已经说过文件的内容了。法官认为虽然Virgo没有到应受道德谴责的地步,但毕竟没有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而是对于Amadio夫妇的弱势处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在Amadiao先生在问他有关时间和额度期限的时候,他没有明确解释清楚让他明白签字意味着什么风险后果。这样一来,对于银行来说,Amadio夫妇就处于非常弱势的地位,虽然他们知道自己签署的是什么合约但完全误解了合约的重要性和其潜在的破坏性后果。只要当他们事先被告知自己儿子的生意状况和抵押的具体时间和额度期限,银行一方才做到了“公平、公正、有理”的原则。而事实正好反之,所以银行违背了衡平法“公平、公正、有理”的基本准则。

  案件总结:

  当时审理此案人认为判案的关键在于:一方面,在双方并不充分平等的情况下,处于弱势的一方有一些“特殊的不利条件”,比如年龄、对书面英语的有限认知、在同一协商环境下上缺乏商业经验等,银行有义务披露和签署人有关的被隐蔽的风险问题的,但却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这些不利条件,在达成协议前避重就轻或跳开问题的关键。另一方面、对于银行这一强势方来说使得交易变得不公平的最显著缺陷在于他们默认弱势方是会同意合约签署的。在这个案例中,银行并没有向Amadio夫妇解释Vincenzo糟糕的财务状况,而是默认Amadio夫妇在和儿子事前沟通的时候已经允许,且默认他们了解儿子的经济财务情况。所以最终的判决是银行无法执行这份抵押的契约,合同的签署是无效的。

[信息传闻]ZZ 渣打理财亏损案的苦主们,是不是又一个Amadio夫妇?

一、本人在平安银行西安分行购买理财,被骗买基金导致亏损35万元

  本人于2015年3月至平安银行预约4月底购买200万理财产品,平安银行西安分行理财经理告知已预约好产品,承诺90%保本,期限3个月年化收益12%,2015年4月底他行理财产品到期后,及时联系购买理财,于2015年5月6日通知本人去购买理财产品,本人到达网点后告知产品临时停止,将给本人购买其他一款类似稳健型产品,平安银行自己的平安资管计划,保险金参与,专门针对稳健型客户,随即理财经理问我索要账号密码后,帮我购买105万完成。

  结果截至今日,该产品被查明竟然是基金,且亏损巨大已达到35万,当初明明告知本人为稳健型理财产品,且银行工作人员违规操作本人账户至巨额亏损,银行误导理财经理,告知该产品针对稳健型客户,请问仅仅3个月的时间,亏损高达35%,何为稳健?当初承诺90%保本,年化12%收益,竟然全为虚假销售,家里资金为父母一辈子血汗钱,父母年龄已大受不了如此刺激,本人被逼几度昏倒,现联系银行讨说法,银行推脱责任,不管不顾,本人证据确凿、请各方正义人事帮忙讨回公道!

本文链接:http://www.dengper.com/waihui/4228.html 转载需授权!

平安西安亏损分行本人

上一篇:明轩理财:正确对待亏损,避免因小失大!

下一篇:家有10万如何理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