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办事后付款QQ:
招租BF:49921434
下面黑客都可以添加(所擅长的领域不同)

买保险的九大理由

erjian2022-07-28107

  理由一:财务危机

    经济体制改革、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改革涉及每一个中国人,我们正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我们不可能象我们的父母那样在某一单位终其一生,由单位安排生活的一切,住房、医疗和养老。而人的寿命却在不断延长,许多退休的人陷入各种财务危机中,怎样对年富力强时所挣的钱财作出积极合理妥善的安排是很重要的。除了股票、债券、投资房产、基金以外,分红保险是个不错的途径。

    理由二:保险给我带来了什么

    或许是出于职业习惯,即便是买了人寿保险后,我还是在不断问自己,买保险、买保险,我到底买到了什么?有人说,买保险是一种理念,come on!不会这么空洞吧?!月有阴晴圆缺,人有生老病死、旦夕祸福,事事无常,这保险又能保什么呢?

    理由三:基本生活保障

    人们对于保险业的反感,很大程度上买保险时要涉及意外和死亡,难道保险业真时那么不美好么?事实上对于专业人士和已经买过寿险的人来说,意外保险只是一个险种而已,决非寿险的全部。

    我们的社会体制在变,而身处其中,我们的观念也在变。试想如果现在你拿到工资单时不再扣“四金”了,你会有怎样的反映?现在,不管是在职的还是下岗的,大家的共识是“四金”是我们的基本保障。买寿险虽然不能使我们一夜暴富,但却在一个漫长的岁月中给了年老时一份基本生活保障,这份保障是理性的自救。

    理由四:最稳妥投资

    换种说法,如果将人的生命分成三段,那么实际上,在其大约占三分之一的工作时段里创造的财富需要承担其他两个时段所有的花费。一生追求将个人有限财富的最大化,保险投资肯定不时最好的手段,但在家庭投资的总体组合中,保险不失为最稳妥于我有效的一种手段。

    理由五:

    也许,在三十岁时就在考虑安排六十岁以后的事,未免有些保守,但是我相信老天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未雨绸缪,素来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我的寿险理念__年轻时的积极理财政策,年老时的快乐生活。

    理由六:我们生了大病靠谁

    自己——生病时自顾不暇,加之昂贵的医疗费用,即使平时辛辛苦苦地积蓄了一点钱也是杯水之薪。

    亲戚朋友——亲朋好友是否肯帮助是一个未知数,同时,即使获得帮助,但借的钱总要还,还背上一身的人情债。

    子女——久病床前无孝子,况且子女也面临着自己的人生风险与生活的负担。

    社会——医疗体制的改革使个人必须负担起自己的健康责任,靠社会救济不太现实。

    保险——以小钱防大病,买得轻松,用得安心。

    理由七:中青年人未来靠谁养老

    养老保险金

    缺口9.15万亿元

    世界银行今年公布的一份关于中国未来养老金收支缺口的研究报告预测:按照目前的制度模式,2001年到2075年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

    而包括4000多万已退休人员在内,我国上年末的参保人数只有1.6亿多人,仅占城镇人口的30%左右,不及劳动力人口的15%,覆盖率不到世界水平的一半。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覆盖的城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中,参保人数2001年以来的平均增速为4.04%,也已低于离退休职工人数的平均增速6.64%.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项怀诚近日在一次专题演讲中坦言:“发展中的中国养老体系面临严峻考验。社保基金增值保值任重道远。”

    理由八:“养儿防老”成奢望

    养儿防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推算,我国主要城市中,大批独生子女的父母将从2015年开始陆续进入60岁。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婚育年龄,4-2-1的家庭模式已经到来。当中国家庭开始走向“二挑四”甚至是“一挑四”的时候,当照顾多位老人的责任重担压在一个肩头的时候,“孝敬老人,赡养父母”就不是动动嘴皮就能说出的“豪言壮语”了。因此,奉劝那些还报着“养儿防老”观念的人赶紧死心,每个中青年人都应该清醒的认识到:未来,一切都要靠我们自己。我们今天应该思考的是:到了自己走不动的那一天,我是否有足够的钱维持较高水平的生活?

    理由九:未雨绸缪早定养老大计

    对于多数城里人来说,即便有了基本养老保险,退休后如果完全靠这笔钱,也只能维持温饱的生活水准。所以,要想保证较高质量的退休生活,不如闻鸡起舞,趁早打理自己的退休计划,为将来收入的“冬眠期”准备好充足的“粮草”。

    除了基本养老保险外,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性养老保险是另外两大有力补充。如果你所在的企业给上补充养老保险当然很好,但这不是个人能够掌控的。不过,你可以自己决定购买个人商业养老保险,并根据能力灵活地规划和选择,为老年生活提供多一份保障。

一、挑战保险业务员: 买保险有什么用?应该怎样买保险?

  买保险有什么用?应该怎样买保险?

  社会上一直宣传买保险对自己很有用,可是我没有想明白。我30岁,年收入20万左右,有社保。公司也买了商业医疗保险。现在有房有车无贷款,有10万元左右存款。现在每月消费1万元左右,每年可以保留8万,可以为退休储蓄大概6万元。我用储蓄三分之一买封闭式基 分之一买低市盈率大盘股票、三分之一买债券。债券的收益有3-8%,我一般是有5%作为参照。60岁退休后,60岁花30岁的积蓄,61岁花31岁的积蓄,这一从储蓄到开销,大概有30年。如果储蓄有8%的税后收益,6万元30岁后就是60万元,加上养老保险,应该可以维持体面的生活。

  我咨询过很多保险业务员,希望他们能够提供建议,但是我都失望了。估计大部分是我的原因。我是电子工程师,我希望业务员能够计算证明,买保险更合理,更划算。我也有经济学学位,知道基本的金融和理财知识。所以不要用30年后的巨额数字来忽悠我。可是所有业务员都说肯定赚,反正赚,别人买了你就该买,保险公司是大公司不会骗我,却没有说出一条对我有意义的理由。大部分业务员自己的合同条款都说不清楚,更不用说和社保、别的公司的商业保险做做对比,就想人家每年掏几千块钱。好纯好天真。

  我也看了部分公司的一些建议,如每月交300元,30以后可以拿回10万,也可以享受10万的意外险。我公司有意外险;也再买了20万的意外险,每年200元。为什么要每年3600元买一个10万的意外险?而且10万的意外险对我没有意义,因为我有意外险,而且也有足够的可以马上变现的资产。即使我遭遇不幸,我也可以给我家人留下足够的生活费用。。30年总共交10万,30年后再拿回10万,这收益也太低了。如果以8%的收益作为标准,30年后的30万只相当于现在的3万。从投资的角度,投资相当不划算。社保可以保证我的大病,公司商业医疗保险也可以帮我处理大病,为什么还要买医疗保险?顺便说说,现在找保险公司保险医疗费,坑可不是一般的多,而是非常的多,就像我欠他似的。有一半可以报销的费用,为了免得麻烦,我都不找保险公司保险了。要是保险公司直接发张卡,我直接在医院刷卡就好了。

  但是存在就是合理的。保险公司既然存在,就有他的道理。如果那位大侠能够证明保单的合理性,我的保单就是他的了。我最喜欢严谨的,有数学推导的建议书。

  另外,请我那家公司有保额100万的意外险卖?要报所有意外,别只有航空意外。

  谢谢!我会没两天来看看这个帖子的。我在深圳南山。如果你有足够的智慧,我乐意与你面谈。但是告诉你我电话以前,请先证明你自己。我讨厌听到‘反正’,‘总之’,‘别人都买’,‘我们是大公司’等无用的词。

二、收入不高中等收入家庭怎样买保险

本月初,浙江省社科院调研中心发布了《关于浙江中等收入群体的调查与思考》,将浙江省中等收入者的年收入区间定在2.2万~5.7万元。浙江省有三成人属于中等收入人群。按照普通家庭两个人收入计算,年收入在4.4万元到11.4万元。取中间值大概就是7.9万元,计算到月收入就是6600元左右。

   月入6600元的家庭在杭州来看,只能算是一个中等水平。这样的家庭往往是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负担压力不小,对于他们来说,是否还有必要买保险呢?如果要买保险该花多少钱来买,在购买时又该如何选择具体的产品呢?

   不但要买而且要尽早买

   对于中等收入的人群要不要买保险,一直以来有很多争议。有人认为,作为中等收入的人群在自己还没有实现财务的真正自由之前,没有必要考虑保险。我认为,从保险保障的角度去理解,每个人都有保险需求,只是需求会随着家庭、年龄、收入、投资方式等情况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中等收入人群到底要不要买保险?答案是肯定的。不但要买,而且要尽早买,还要给自己买纯保障型的保险产品。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为自己的美好人生“未雨绸缪”。现今社会,职场竞争加剧、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各种意外风险无处不在。在人生的创业旅程中,随时可能出现不可预知的各种疾病及意外风险,让我们的经济生命突然中止。怎么办?我们只有通过科学的风险转移方法来保证经济生命的延续。人寿保险虽然不是唯一,但却是最有效的方法。所以,作为现在收入中等的群体,首先必须购买的是足额意外伤害(身故)保险。在此基础上,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可以进一步购买其他保险产品,如重大疾病险或分红险。

   2、给自己的人生找一个储钱罐。目前的大多数中等收入人群,随意性消费较多,也没有什么银行存款。针对这种情况,就更要给自己安排强制储蓄,购买人寿保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不但可以让自己的钱能在关键的时候派上大用场,还能为自己的将来解决部分问题。

   3、购买人寿保险不能等。中高收入人群大多数处在人生事业的上升期,年龄也处在25岁至45岁之间,收入稳定、缴费压力小,正是购买人寿保险的好时间。而现实是,这部分人群在关注事业成长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自己养老及保险规划,也习惯性地在保险规划上拖延时间。却不知道,购买保险的等待只有两种结果,一是随着时间推移,年龄增加,在相同保障的情况下要增加不少费用;二是保险公司拒保,之所以拒保是因为你的身体可能已经不再健康了。

   其实,无论找不找保险公司买保险,事实上,每个人都有了保险,一个是向保险公司买,一个是向自己买,只是承担者不同而已。向保险公司购买了,那么将来有事,可以直接找保险公司解决;向自己购买,那么所有事情都由自己解决。

  财务需求决定保险方案

   以年龄30岁左右,月收入3000元-5000元为例,我从需求、保险计划两个方面作一些分析。首先是需求分析:

   1、家庭结构状况:年龄30岁左右的人,一般都是独生子女,结婚后组成一个小家庭,再生一个宝宝,是典型的“421家庭结构”(上面四个老人,夫妻俩,下面一个孩子),家庭责任重大。

   2、家庭财务状况:工作时间不是很长,收入一般,没有太多积蓄,支出却很大,日常生活消费、养孩子、买房首付、月供,甚至还要买车、孝敬父母等。总体是支出大于收入,家庭财务紧张,现金流不足,属于典型的负债一族。

   3、面临的风险:最大的风险是意外和大病风险。因工作压力大,家庭生活压力大,个人生活也没有很好的规律,导致意外发生的几率较高,患大病也呈年轻化趋势,这是导致我们收入中断的两大杀手,一旦遇到这样的风险,收入不但会中断,还要花费大量急用现金,甚至连累到家人的正常生活,所有的负债更是难以偿还。

   其次是保险计划:针对以上可能面临的风险,在自己的家庭财务规划中,保险是必不可少的,建议每年拿出年收入的10%购买保险,即3600元-6000元(每月300元-500元)。在众多保险产品中,优先选择意外伤害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

   意外伤害保险可选择两种,一种是短期意外伤害保险(1年期),保险费100元左右,保障比较全,比较高;另外一种是定期高保障型人寿保险(保意外身故、高残,疾病身故),保险费300元左右,定期10年、20年不等,保障20万、30万元不等。

买保险的九大理由

   重大疾病保险,有定期的和终身的两种,都可以选择,年交保费3000多元,保27种到32种重大疾病不等,保障额度大约在20万元左右。有病可以治病,无病到期本金退还,可以补充养老。

   最后要特别提醒的是:这类客户群体,收入属于中低水平,各种负担较重,更不能忽视保险保障,有限的保费支出获得更高的保障是购买保险的基本原则,所以在选择购买保险时,以意外险、重大疾病保险为主,还有就是一旦拥有了保险,千万不要退保或不交续期保费,导致保单失效,利益受损。

   三个步骤定制保险计划

   经常有人说:“保险贵!买不起!哪有适合普通老百姓的保险啊?”其实保险针对不同收入的人群有不同的设计方向,就像人们常说的:没有最好,只有最合适。购买保险是非常严谨和科学的事情,通常分三步:第一步:基本的健康保障;第二步:基本的财务保障;第三步:投资理财。

   针对中等收入家庭来讲,做好第一步的规划极其重要。这类人群大部分年龄在30岁左右,事业刚起步,以工资为主要收入。对于他们来讲,最大的风险是家庭保障问题,他们作为家庭经济支柱,上有老下有小,一旦发生风险,将面临家庭经济架构的崩溃。通常这类风险于重疾和意外,发生的经济损失少则数千、多则几十万元。但现实生活中这类人往往不重视保障,总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不可能有意外发生。其实风险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是公平的,我们不能预测它何时到来,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才是硬道理。

   那么这部分人群怎样购买保险呢?可以分三步走:首先就是选择一个专业的寿险顾问,毕竟大多数保险都是保障终身的,专业及售后服务非常重要;其次与寿险顾问充分交流家庭状况、理财想法和保障需求,最后就是量身定制一份保险计划,通常保费支出为年收入的10%。

   在这里也提醒各位朋友,在购买保险时不要进入误区,买保险不是为了赚大钱,保险的最主要功用是保障,尤其是针对上面所述的人群,更是必不可少。当你的经济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再考虑做保险的第二步、第三步规划。总之希望大家能明明白白购买保险,开开心心享受生活。

三、上班族买基金怎样建立正确的观念?

  上班族买基金怎样建立正确的观念?

  上班族买基金主要从三方面入手来建立正确观念,分别从分红、不要等同于股票以及急于求成等。

  1、不要以为分红越多越好

  投资者关注分红本身没有错,但如果把分红的多少当成评价基金优劣的标准则是十分不科学的。因为除了分红型基金之外,对于其他类型的基金,频繁分红并不见得一定是好事,合理的分红才是最重要的。

  基金分红是在取得业绩的基础上,对收益的一种处理方式,是一种基金的主观行为。基金公司除了必须按照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分配原则进行分配之外,是否采取更积极的分红政策完全是基金公司的风格和定位问题。基金分红的多少和基金本身的业绩没有必然联系,与所谓的基金“好坏”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评价基金的关键是该基金是否具有很好的业绩持续性,是否能够为投资者带来长期持续的回报,投资者没有必要过分关注分红。如果投资者实在关注分红,可以选择运作规范、业绩稳定同时又较为注重分红的基金。

  基金分红要有已实现的收益作基础,基金管理人必须抛出手中获利的股票或债券才能分红。如果频繁分红,自然会导致基金进行波段操作的短期行为,而且基金在市场上频繁进出,会相应增加印花税和佣金,这些交易成本实际上最终还是要由基金持有人承担的。

  因此,分红的基金未必是好基金,具有频繁分红记录而基金契约对基金不定期分红又没有相应规定的基金,反而是投资者应该回避的对象,因为这一迹象极有可能是该基金面临较大潜在赎回压力的表现,而且频繁的不定期分红会对基金运作产生不利影响。

  从一般的分红情况来看,分红往往伴随着基金赎回潮。获得基金分红的投资者都会选择落袋为安,使处于正在成长中的基金不得不被动进行基金资产配置品种的调整,从而抛售较好的股票品种来应对基金赎回。

  2、买基金≠炒股,莫把基金当股票炒

  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升温,一些股票型投资基金也跟着火暴起来,这使得一些错误的投资理念在投资者的脑中产生:一些基金投资者把基金当作股票来“炒”,在净值下跌的时候申购,在净值上涨的时候赎回,频繁地买卖基金。但部分投资者由于没有踏准节拍,不仅没有分享到基金的收益,甚至还可能亏了不少。对此,笔者提醒大家,不能用赌博的心态来“炒”基金。

  正因为很多人像炒股一样频繁地买卖基金,一涨就卖,一跌就买,所以并没有像预期那样获得高额的利润。在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人们买基金大多是为了养老,一般采取定期定投的方式,也就是不管基金价格的短期变化,这种长线的投资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在牛市中就应该短线操作基金投资吗?答案是否定的。既然投资者长期看好股市的牛市格局,那么理论上来讲,任何一次调整都是入市良机,而任何一次草率的套现都是短视的行为。

  page#

  基金投资就是要在中长期过程中才能看出效果。频繁进出基金,不但成本很高,而且会错失收益再投资带来的复利效益。正所谓:“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投资”性命。比较明智的做法应该是,抓住主要因素,选定基金品种,然后分批建仓、逐步买入,既不会错过行情,又不会有太大的被套的风险。

  买基金其实也有点像买商铺。投资者买了商铺以后,只要有稳定的租金收入,即使商铺的价格涨了,投资者也不会轻易地将其转让。作为一种风险较低的理财工具,基金也一样可以给你带来持续的现金流。

  3、不要急于求成,单价便宜的基金≠好基金

  投资是有风险的,在做任何投资的时候,不要光想着能赚多少多少钱,而先要想到会亏多少多少钱。只有这样,投资者才能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直面基金风险,投资一些股票型的基金。投资者不能急于求成,基金致富是长期投资的结果。别总想着一夜暴富,因为一夜暴富之后可能是一夜暴跌。基金只有慢慢涨才能涨得更好,才能有更好的收益。

  买什么样的基金才能风险小收益大?这是每一个投资者都关心的问题。一些投资者错误地认为,越便宜的基金风险越小,因而盲目地购买净值低、业绩并不突出的基金。

  在这种错误心理的误导下,有些投资者对一些净值较高的优质基金避而远之,认为净值高的基金意味着自己的建仓成本高,净值下跌的风险最大;还有人觉得,股市向好,不妨用炒股票的办法些炒基金,博差价,“来钱快”;甚至有的人还停留在“净值越低的基金越值得买”的思维上。种种有失偏颇的认识,不仅会让他们错失获利的好时机,而且风险还会隐含在其中。

  投资基金的时候,人们通常觉得净值低的基金较容易上涨,净值高的基金不易获利,所以,基金在募集阶段、面值为1元时,投资者觉得很便宜,比较好卖。其实这完全是一种错觉,净值的高低与是否容易上涨没有直接的关系。基金与股票在这方面是完全不同的,股票在价格很高时很容易回调,因为股价的上涨依赖于公司赢利能力的增强,如果公司赢利能力跟不上股价的上涨速度,股价必然会下跌。

  而基金投资是很多只股票的集合,基金经理会随时根据个股股价的合理性、公司经营的竞争力、其所在行业的景气程度和市场变化来调整投资组合,随时可以选择更具潜力的股票替换原有的股票。因此,只要基金投资组合调整得当,净值可以无限上涨。相反,如果组合选择有问题,净值再低仍然存在继续下跌的可能。所以,选择基金不应看净值的高低,而是要根据市场的趋势来判断。

  现在仍然有人买基金“贪便宜”,却不知基金净值与股价的含义是截然不同的。基金净值高,意味着基金管理团队能力较强,投资策略的运用比较成功,这是投资价值高的体现。反而是一些净值偏低的基金,表明基金的运作并不太理想。所以说,基金净值的高低从某种程度上是基金经理和基金公司的成绩单。买低净值基金“博反弹”是沿用了炒股的思路,在基金投资当中却行不通。

  更多资讯请关注希财网()

本文链接:http://www.dengper.com/qihuo/12621.html 转载需授权!

上班族观念正确建立转载

上一篇:曝光:包头富力城店大欺客用假的质检报告欺骗业主 导致婚期遥遥无期

下一篇:郭汉尧之成功的高阶经理应具备17种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