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理财支招:用巴菲特眼光去投资男人

erjian2022-06-08126

  “我敢于大声说,我是‘剩女’——当然,这多少显得有点无聊。与家人、热心的同事和同样单着却总有些许看不惯我们的男青年理解的有所出入,大多数像我这样的大龄单身女青年其实没他们想的那么慌张。成长环境教育了我们,婚姻不是把自己像麻袋一样扔到某个男人身上,然后任他背着四处走。相反,婚姻这种双驱型动力车,往往需要你付出与另一半同样甚至更多。既然如此,我还慌什么?”

    ——一个“剩女”的BLOG

    何谓“剩女”?所谓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部哈姆雷特,“剩下”与否实在有很多定义方法,就如同市面上被选的基金一样,同一只基金可能被称为股票基金、指数基金或是被动投资型基金。不同的分类方法能筛选出不同风格的女性。《钱经》根据一个小范围的调查问卷,把本篇所谈及的“剩女”定位在城市中、超过25周岁、不反对婚姻却无法进入婚姻状态的职业女性上。

    社会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城市化把人类从体力劳动中释放出来,依靠头脑生存让两性在社会竞争中的差异性缩小,当女性发现独身的成本和婚姻的成本类似或是更低的时候,她们就可能倾向于选择单身,这就造成了经济发达地区的单身女性比例日益增加的现状。一项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都市适龄人口选择暂时或永久单身——广东省人口和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的一份报告显示,该省25岁及以上未婚人口达到2063万,单身率为31.9%,5年前这个数据是29.9%,10年前是23.8%。

    观察身边的女单身,我们似乎更容易称她们为“3S女人”:Single(单身)、Seventies(大多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Stuck(被卡住了),她们感情虽然暂时荒芜,但事业或人生已有所收成。究竟是什么“卡”住了这一批女性?《钱经》为此进行了一个小型的调查并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分析,为“剩女”规划单身生活,不论她们最后的选择是“卡并快乐着”抑或随时准备“通过安检”。

    单女大调查

    《钱经》编辑部对173名二十八岁以上的单身女性(无固定男友)进行了调查走访。经过对其年龄、户籍、收入、居住、性格、消费、理财投资等方面的调查,我们发现了和想象中不同的“剩女”传奇。

    我们选择了其中几项列在下文,并请专业人士进行了解读。

    173份《单女大调查》数据统计(不完全收录)

    1,您的出生年代?

    在调查中,有约100位单身女性生于七十年代后半期,这些28-33岁的女性大部分目前没有稳定交往的男友、1/4的人认为自己的恋爱难以向婚姻顺利过渡。她们经常的被称为“大龄女青年”,往往是同一公司的中年姐姐在饭局上的主推对象。

    调查中有两位出生于六十年代末的女性则非常具有典型性,一位处于事业的巅峰并是不婚主义者,一位刚刚走出失败的婚姻之后一直与女儿生活,在她看来,“生活不需要被男人打扰。”

  2,您认为自己属于“剩女”吗?

    60.1%的被访者否认自己属于“剩下”一族。“say no”的答案大多来自七十年代中后期的女性,虽然错过了黄金(204.40,2.80,1.39%,吧)的婚配期,但她们还在积极的寻找自己的MR. right。而更年长一些的女性则对此表现坦然。

    3,您的收入状况和您的学历?

    不可否认,因为职业期的原因,大部分被归入“剩女”群体的调查者比年轻的单身女性拥有更优厚的待遇和薪资水平,同时她们的受教育程度也更高, 生活态度更“关注自身”,但社会学家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她们对伴侣的要求,使得婚恋市场上与之对等的男性比例减少。

    我们惊异的发现,在这一项调查中,两种极端的状态描述分别拥有旗鼓相当的拥趸。

    我们摘录了e小姐和江小姐手绘的曲线,年龄稍轻的e小姐深陷于焦虑的情绪中,生活的不确定性让她在任何决定之前都要三思,“万一我结婚了呢”几乎成为她每一次财务决定的假设和悬而不决的诱因,而在消费上,她理所当然的觉得自己应该花更多的钱在置装、旅游和社会活动中,在婚姻这项投资没有成效之间她很难尝试其他类型的投资,这直接导致了收入不低的e小姐始终处于财务危机的恶性循环中。相比之下,江小姐显得更成熟老道,她对婚姻并没有抱太大希冀——反而,她比同龄的已婚朋友更清醒地认识到了理财的重要性——或者按她的说法,“我的安全感需要自己提供”。虽然她还有一些投资上的疑惑,但对于她要什么样的生活、财务目标,至少在表面上江小姐看起来已经了然于心。

  “我们为什么被剩下”的双重解读

    英国著名的杂志《经济学人》创造出“单身女子经济”这个词,指那些独自生活在伦敦、纽约、东京、巴黎等国际大都市,读过高等教育,专业方面表现出色,她们的消费状况正日益凸显出自己的特征和模式。单身女性越来越多导致了社会和经济环境因此发生的变化——“为她服务”现在是西方服务行业流行的经营策略。

    更多的统计数据表明,“单身女子”阶层呈现纺锤体形态,他们中的大部分集中在25~35岁之间,由于年纪和受教育程度,这些女人经济独立、敢于投资,消费压力小而且更关注自身,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女性可以不因为经济压力而结婚。除了金钱和爱情,还有什么动力能促人们走向婚姻呢?

    “剩女”的社会学解读

    “剩女”势力大增,可能跟社会转型、价值取向改变、人口结构和女性地位提高等多重因素有关。

    amp;#8226;女性经济地位提高

    《钱经》的调查中发现,被调查“剩女”的收入要高于其所在城市人均收入30%,这当然不能成为一种依据,说剩女就是女性中比较高收入的那部分——既然都被称作“剩女”了,就必然有一定职业经验和经济基础——但这起码能说明,剩女们在经济上不是弱势群体,可以独立生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男性占据优势的身体条件也不再是维持经济相对优势的保障,相反,生产力过剩和全球服务业的崛起为女性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剩女的剩性强烈是因为他们在经济上越来越少的依赖于婚姻和家庭,而开始把婚姻和家庭视为一种责任,如果这样的生活不能带给生活实质性帮助,她们更倾向于自己过。而女权主义的风靡也让社会舆论更支持这种选择,而不是像若干年前那样一味的指责女性的独立。

    amp;#8226;啃父母不会有压力

    在一定程度上,之所以讨论剩女,是因为和以前对比而来的。如果在农业社会或者改革开放前,女儿不出嫁对家庭来说会是一种耻辱,或至少是加大了家庭生活压力。而且对于女性而言,也会因为缺乏谋生手段,无法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而受到同胞兄弟的嫌弃——这主要原因是剩女的存在关系到将来家庭财产分配原则的问题。比如《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哥哥嫂嫂们介意的不是她留在家里吃住,而是回来分老太太家产的态度。此外,这位熟女还顺手抢了年轻的侄女的相亲对象。

    而现代剩女,一种是与家人分居两个城市,“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不必受逼婚之苦,乐得逍遥,一种是独生子女,无兄弟姐妹之累,大可安心住在父母家。因为社会转型,中国的家庭结构改变了,以前家庭中的兄弟姐妹们消失了,孩子数量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程度。由于父母对唯一女儿的关注程度会更高,找个好女婿当然也涉及到日后的养老问题,对女儿配偶的挑选苛刻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剩女被剩的几率。

一、捕金舰队-携手双赢-成为亿万富翁的神奇理财公式

  【捕金舰队-携手双赢】成为亿万富翁的神奇理财公式:如果每年存1.4万 40年变1亿

  成为亿万富翁的神奇理财公式:如果每年存1.4万 40年变1亿

  许多人不明白,富人何以能在一生中积累巨大的财富?阔佬们究竟拥有什么特殊技能,是那些天天省吃俭用、日日勤奋工作的上班族所欠缺的?到底理财致富的条件何在?

  说实话,和诸位一样,这些问题长期来也令我不得“要领”。直到前不久我听说这样一个成为亿万富翁的“神奇公式”,在此与大家分享。

  这个“神奇公式”假定有一位年轻人,从现在起每年定期存款1.4万元,享受平均5%的利率,如此持续40年,他可以积累的财富为1.4万元××40=169万元。但是,如果这位年轻人将每年应存的钱全部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市场,并假定能获得年均20%的投资报酬率,则40年后,他能积累多少财富?一般人猜测是在200万元至800万元。然而,“神奇公式”给出的答案是1.0281亿元!而这个数据,乃依照财务学计算年金的公式得到:1.4万××40=1.0281亿。试试将这个天文数字与前述平均投资报酬率仅为5%的定期存款相比,你会发现两者收益的差距达70余倍之巨,多么令人惊讶!

  尽管这个“神奇公式”听来很是悬乎一个25岁的上班族,若依此方式投资到65岁退休,就能成为亿万富翁。如此,全世界阔佬将遍地都是,一抓一大把。相信这种情景出现的概率不高,因为一般情况下,没有多少人会将之进行到底。毕竟漫长的40年里,会发生多少不可预料之事。

  显然,“神奇公式”真正的目的,是告诉人们投资理财并无什么复杂技巧,最重要的乃是观念。每个理财致富的人,只不过是养成了一般人不喜欢、且无法做到的习惯而已,即投资理财的能力。如此,那些令人困扰的贫富问题就有了“基本标准”的答案:一个人一生能积累多少财富,不取决于赚了多少,也非一味开源节流,而是取决于如何理财。这便是致富的关键。

  掌握穷变富的哲理迈向富人行列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贫穷的人吗?如果是,你是否想过改变自己的现状,从现在起积累自己的财富,迈向富人的行列?读读以下的这些理财哲学,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A、将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

  一个人用100元买了50双拖鞋,拿到地摊上每双卖3元,一共得到了150元。另一个人很穷,每个月领取100元生活补贴,全部用来买大米和油盐。同样是100元,前一个100元通过经营增值了,成为资本。后一个100元在价值上没有任何改变,只不过是一笔生活费用。

  贫穷者的可悲就在于,他的钱很难由生活费用变成资本,更没有资本意识和经营资本的经验与技巧,所以,贫穷者就只能一直穷下去。

  财智哲学:渴望是人生最大的动力,只有对财富充满渴望,而且在投资过程中享受到赚钱乐趣的人,才有可能将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同时,积累资本意识与经营资本的经验与技巧,获得最后的成功。

  B、最初几年困难最大

  其实,贫穷者要变成富人,最大的困难是最初几年。财智学中有一则财富定律:对于白手起家的人来说,如果第一个百万花费了10年时间,那么,从100万元到1000万元,也许只需5年,再从1000万元到1亿元,只需要3年就足够了。

  这一财富定律告诉我们:因为你已有丰富的经验和启动的资金,就像汽车已经跑起来,速度已经加上去,只需轻轻踩下油门,车就会疾驶如飞。开头的5年可能是最艰苦的日子,接下来会越来越有乐趣,且越来越容易。

  财智哲学:贫穷者不仅没有资本,更可悲的是没有资本意识,没有经营资本的经验和技巧。贫穷者的钱如不是资本,也就只能一直穷下去。

  C、贫穷者的财富只有大脑

  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的差异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一件事这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

  假如一个恃才傲物的职员得不到老板的赏识,他只是简单地把原因归结为不会熘须拍马,那就太片面了。老板固然不喜欢不尊重自己的人,但更重要的是,他能看出你的价值。同样,假如你第一次去办营业执照,就和办证的人吵得不可开交,可以肯定,你开的那个小店永远只能是个小店,做大很难。这样的心态,别说投资,连日常理财都难做好。

  很多投资说到底是一种赌博,赌的就是将来的收益大于现在的投入。投资是件风险极大的事,钱一旦投出去就由不得自己。

  贫穷者是个弱势群体,从来没把握过局势,很多时候连自己也不能支配,更不要说影响别人。贫穷者投资,缺的不仅仅是钱,而是行动的勇气、思想的智慧与财商的动机。

  贫穷者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不是有限的那一点点存款,也不是身强力壮,而是大脑。以前总说思想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实在我们这个时代,思想不仅是精神财富,还可以是物质化的有形财富。一个思想可能催生一个产业,也可能让一种经营活动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财智哲学: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别不是高矮胖瘦,而是装着经营知识、理财性格与资本思想的大脑。

  D、对自身能力的投资

  有一位伟人的话,大意是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不是看他向社会索取多少,而是看他贡献多少。相比之下,按劳分配并不是按你的劳动量来分配,而是要你生产出更多的价值。只要你愿意,你劳动的能力越强,创造的价值越多,就越可能获得高的收入。多劳多得的根本是质而不是量,贫穷者最根本的投资是对自身能力的投资。

  财智哲学:说到资本家,贫穷者就联想到那些剥削工人剩余劳动价值的人,心中自然有种抵触。实际上,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当资本家,资本市场是向每一个人开放的,其中也有你的那一份天地。

  E、教育是最大投资

  学历只是一般教育的证明,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些综合性的基础知识,人一辈子都需要重新学习。有一篇报道,江苏省2003年高学历者人均年收入超过11万元,小学文化程度者只有3708元,二者相差近30多倍。经济收入的悬殊,已经造成实际上的高低贵贱。在当今社会,要想过上稍稍像样一点的生活,就必须有一个高学历。

  财智哲学:教育是最大的投资,对很多贫穷者来说,他们的命运是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的。因为贫困不是一种罪过,但贫困中的人都不得不承受它的恶果。

  F、勿以运气为贫穷开脱

  关于资本的故事每个人都听过不少。比如某个美国老太太,买了100股可口可乐股票,压了几十年,成了千万富翁;某位中国老太太,捂了10年深发展原始股,也成了超级富婆。故事的主角都是老太太,笨头笨脑,居然一弯腰就捡了一个金娃娃。

  从理论上讲,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的投资都是成功的,但对更多的人而言,却很难有什么推广价值。两个老太凭什么能够坚持捂股?不是理智的分析,也不是坚定的信心,而是什么都不懂,要么是压在箱底忘在脑后了,要么是运气的因素。贫穷者把很多事情都归于运气。因为只有运气是最好的借口,可以为自己的贫穷开脱。“运气不好”是所有失败者的疗伤良药。

  财智哲学:在商品经济时代,人人都会有运气,不劳而获不仅是可耻的,而且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之所以有权获得收入,是因为他为社会生产出了产品,社会才给了他的回报。

  G、知本向资本靠拢

剩女理财支招:用巴菲特眼光去投资男人

  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国王要感谢一个大臣,就让他提一个条件。大臣说:“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装1粒米,第二个格子里装2粒,第三个格子里装4粒,第四个格子里装8粒,以此类推,直到把64个格子装完。”国王一听,暗暗发笑,要求太低了,照此办理。不久,棋盘就装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车,小车也不行了,粮仓很快告罄。数米的人累昏无数,那格子却像个无底洞,怎么也填不满……国王终于发现,他上当了,因为他会变成没有一粒米的穷者。一个东西哪怕基数很小,一旦以几何级倍数增长,最后的结果也会很惊人的。

  贫穷者的发展难,起步难,坚持更难。就那么几粒米,你自己都没了胃口。可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就在于最后一步。当基数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只需要跳一下格子,你就立地成佛了。这之前的一切都是铺垫,没有第一粒米,就没有后面的小车大车,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是艰难的。但是世界上聪明的人很多,有知识的人遍地都是,但真正能发大财的却少,要把知识变为知本,只有和资本联姻才行。

  财智哲学:富人靠资本生钱,贫穷者靠知本致富。以知本作为资本,赤手空拳打天下,可能是现代贫穷者们最后也最辉煌的梦想。但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很难有俯瞰的眼光和轩昂的气度,贫穷者内心最缺乏的其实就是这种自信。

  学会像富人那样生活

  虽然自己是个穷人,不过对富人的印象一直还不错。这大概因为我曾经在本市最底层的贫民窟住过,也在一个相对高档的小区租住过两年。两地比较,感受格外深刻。

  贫民窟居住着外来务工人员、本地小厂下岗职工,还有一些流动摊贩,邻里间人际交往倒是很密切。可是软、硬环境实在不敢恭维,彼此一交谈无不出口成脏,白天去上班心里总是惴惴不安,担心房门被撬了。而那个相对高档的小区一切都很和谐,且不说绿树成荫、小桥流水的花园环境,大家平日都不会轻易去打扰邻居,充分尊重他人隐私。有距离却并不意味着冷漠,在楼道相遇,并不认识的邻居,彼此都会笑笑,打个招唿。晚上散步,因为喜欢遛狗或者跳舞,你会认识一些兴趣相投的朋友,大家可以热闹地谈论相同的爱好,却不会去打听对方的职业、婚姻等等……

  富人其实没什么不好的,为什么穷人往往会仇富?我一度不太理解。前不久,我住所对面的经济房小区热闹起来,房主们完成了装修陆续都住了进去。我曾经参加过该小区的摇号,没有摇中,于是便想去看看这座完工后的小区。

  想像中的经济房应该比较简陋,不曾想居然不比一般商品房小区差。更让人吃惊的是,各幢楼房前都停满了小汽车,还都是牌子不错的,没有QQ、奔奔之类的经济型小车。在小区里逛了一圈,凭我的经验,一眼就能看出这里大多数居民的经济条件不错,他们言谈、表情都很随和、散淡,没有大嗓门和大幅度的肢体语言;而花坛边活蹦乱跳的小狗大多是价值不菲的纯种犬,雪纳瑞、哈士奇、松狮……一个人牵两三条名犬的情况很常见。那一刻,我忽然也产生了强烈的仇富感,不是仇他们的财富,是仇他们抢走了穷人手里可怜的一小块“奶酪”。

  《像男人那样去战斗》,这是黄健翔的一本书。当然他不是让女人也像男人一样去战斗,而是让男人要像真正的男人那样。我想也应该有人出一本书叫《像富人那样去生活》,教育富人怎样去当一个合格的富人。相比于西方社会已经存在了数百年的富人阶层,我们周围的富人阶层还非常“年轻”,他们的富大多只是体现在物质上,许多人的心态依然很贫穷,于是在表面和谐中常常流露出种种矛盾。不少中国富人是“低调”的,他们中的一些人可以开着“宝马”去领“低保”,牵着几万元的藏獒住进经济房。中国的富人又是高调的,有海外报纸说,假如中国的富人不那么喜欢抖富,他们应该不会成为犯罪分子最喜欢的猎物……到琳琅满目的图书市场看看,指导穷人怎样致富的书比比皆是,却鲜有教富人如何扮演好社会角色的书,这实在是一种文化缺失。

  “我从来没有想过要领低保。在欧美,你去领救济金,就意味着你从此告别了上流社会……”我认识的一位破产富翁曾经这样说,那时他已经比我们还穷了,可依然把自己当作富人。他相信哪怕从小摊贩做起,他还会重新成为一个富人。对于这样的“富人”,我想没有多少人会去仇视他。

  学富人理财型投资

  理财是一种思想,如果你想要更多的钱,必须改变你的思路。任何一位白手起家的人总是从小做起,循序渐进,然后不断壮大。投资也是这样,起初的投入虽有限,但以财生财的观念来说,它必然会成为未来获取更大收益的基础。很多人试图期望储蓄和筹集一大笔钱后,再来做一笔大生意或大投资,因为他们认为大的投入才能赚到真正的大钱,但往往事与愿违。太多的不成熟的动机和思维方式最终都使他们的大量资本承担着巨大的风险,要么生意不成,要么惨痛的损失掉其中的大部分……

  那么,不理财而仅靠自己的一身本事,就会逐渐富有起来吗?因为很多人在面对理财、投资时,总会不成熟的认为有风险,谁又亏了,谁又血本无归了。总是认为把钱存在银行更把稳一点,殊不知,正因为这样,他们失去了能逐渐成为一个富人的机缘,并且永远也富有不了,只能成为一个辛苦赚钱的工具,而非自由自在的享受生活的人。

二、没钱的人更需要理财

  获得财富的智慧!!

  你认为自己是一个贫穷的人吗?如果是,你是否想过改变自己的现状,从现在起积累自己的财富,迈向富人的行列?读读以下的这些理财哲学,或许会对你有所启发。

  将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

  一个人用100元买了50双拖鞋,拿到地摊上每双卖3元,一共得到了150元。另一个人很穷,每个月领取100元生活补贴,全部用来买大米和油盐。同样是100元,前一个100元通过经营增值了,成为资本。后一个100元在价值上没有任何改变,只不过是一笔生活费用。

  贫穷者的可悲就在于,他的钱很难由生活费用变成资本,更没有资本意识和经营资本的经验与技巧,所以,贫穷者就只能一直穷下去。

  财智哲学:渴望是人生最大的动力,只有对财富充满渴望,而且在投资过程中享受到赚钱乐趣的人,才有可能将生活费用变成“第一资本”,同时,积累资本意识与经营资本的经验与技巧,获得最后的成功。

  最初几年困难最大

  其实,贫穷者要变成富人,最大的困难是最初几年。财智学中有一则财富定律:对于白手起家的人来说,如果第一个百万花费了10年时间,那么,从100万元到1000万元,也许只需5年,再从1000万元到1亿元,只需要3年就足够了。

  这一财富定律告诉我们:因为你已有丰富的经验和启动的资金,就像汽车已经跑起来,速度已经加上去,只需轻轻踩下油门,车就会疾驶如飞。开头的5年可能是最艰苦的日子,接下来会越来越有乐趣,且越来越容易。

  财智哲学:贫穷者不仅没有资本,更可悲的是没有资本意识,没有经营资本的经验和技巧。贫穷者的钱如不是资本,也就只能一直穷下去。

  最宝贵的财富只有大脑

  人与人之间在智力和体力上的差异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大,一件事这个人能做,另外的人也能做。只是做出的效果不一样,往往是一些细节的功夫,决定着完成的质量。

  贫穷者投资,缺的不仅仅是钱,而是行动的勇气、思想的智慧与财商的动机。

  贫穷者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不是存款,也不是身强力壮,而是大脑。一个思想可能催生一个产业,也可能让一种经营活动产生前所未有的变化。

  财智哲学:人与人之间最根本的差别不是高矮胖瘦,而是装着经营知识、理财性格与资本思想的大脑。

  对自身能力的投资

  有一位伟人的话,大意是一个人的价值大小,不是看他向社会索取多少,而是看他贡献多少。相比之下,按劳分配并不是按你的劳动量来分配,而是要你生产出更多的价值。只要你愿意,你劳动的能力越强,创造的价值越多,就越可能获得高的收入。多劳多得的根本是质而不是量,贫穷者最根本的投资是对自身能力的投资。

  财智哲学:只要你愿意,你也可以当资本家,资本市场是向每一个人开放的,其中也有你的那一份天地。

  教育是最大投资

  学历只是一般教育的证明,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些综合性的基础知识,人一辈子都需要重新学习。有一篇报道,江苏省2003年高学历者人均年收入超过11万元,小学文化程度者只有3708元,二者相差近30多倍。经济收入的悬殊,已经造成实际上的高低贵贱。在当今社会,要想过上稍稍像样一点的生活,就必须有一个高学历。

  财智哲学:教育是最大的投资,对很多贫穷者来说,他们的命运是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的。

  勿以运气为自己开脱

  关于资本的故事每个人都听过不少。比如某个美国老太太,买了100股可口可乐股票,压了几十年,成了千万富翁;某位中国老太太,捂了10年深发展原始股,也成了超级富婆。故事的主角都是老太太,笨头笨脑,居然一弯腰就捡了一个金娃娃。

  两个老太凭什么能够坚持捂股?不是理智的分析,也不是坚定的信心,而是什么都不懂,要么是压在箱底忘在脑后了,要么是运气的因素。贫穷者把很多事情都归于运气。因为只有运气是最好的借口,可以为自己的贫穷开脱。“运气不好”是所有失败者的疗伤良药。

  财智哲学:在商品经济时代,人人都会有运气,不劳而获不仅是可耻的,而且是不可能的。一个人之所以有权获得收入,是因为他为社会生产出了产品,社会才给了他的回报。

  知本向资本靠拢

  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国王要感谢一个大臣,就让他提一个条件。大臣说:“我的要求不高,只要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里装1粒米,第二个格子里装2粒,第三个格子里装4粒,第四个格子里装8粒,以此类推,直到把64个格子装完。”国王一听,暗暗发笑,要求太低了,照此办理。不久,棋盘就装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车,小车也不行了,粮仓很快告罄。数米的人累昏无数,那格子却像个无底洞,怎么也填不满……国王终于发现,他上当了,因为他会变成没有一粒米的穷者。一个东西哪怕基数很小,一旦以几何级倍数增长,最后的结果也会很惊人的。

  贫穷者的发展难,起步难,坚持更难。可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就在于最后一步。当基数积累到一定的时候,只需要跳一下格子,你就立地成佛了。

  财智哲学:富人靠资本生钱,贫穷者靠知本致富。以知本作为资本,赤手空拳打天下,可能是现代贫穷者们最后也最辉煌的梦想。但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人,很难有俯瞰的眼光和轩昂的气度,贫穷者内心最缺乏的其实就是这种自信。

  投资红岭创投和陆金所 本息赔付 稳定收益

  1、首选兼顾安全与收益的,深圳红岭创投

  年化利息18%

  (用以下链接注册,可省30-60元,优惠码:苏仙岭,不能删除,否则无优惠)

  

  本人目前的投资基本在红岭。红岭创投,综合实力排名一直稳定位列前一、前二,人气旺,投资50元起步,借款期限3-29天,1-12个月均有,利息可利滚利,复利效益好,业内率先提出逾期项目本息全额垫付机制,一旦借款逾期,平台垫付本息,资金安全,已运营5年,风控严谨,深得借款客户和投资人信任,领跑网贷行业。充值免费,注册满3个月提现可用积分币抵扣,第二年的会员费也可用积分币抵扣,基本无费用。

  2、最次 上海 平安陆金所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成员,成立于2011年9月,注册资金4.2亿元人民币,年化收益8.4-8.6%

  注册链接:

  

  陆金所,起步高,每次1万起。收益低仅8%,期限长1-3年,但大集团比较安全,适合保守型投资者。

  其他:

  投标技巧、信用卡理财技巧等未尽事宜,交流QQ:951212625

本文链接:http://www.dengper.com/jingji/2623.html 转载需授权!

理财转载需要钱的人

上一篇:中信腾牛网现名麻袋理财联合上海银联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骗了我900

下一篇:你是一个穷人吗?品味这些理财哲学,掌握“穷”变“富”的哲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