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办事后付款QQ:
招租BF:49921434
下面黑客都可以添加(所擅长的领域不同)

小微企业金融需求出现新变化[已扎口]

erjian2022-07-0191

小微企业金融需求出现新变化

新闻配合,请版主勿删  

 2013年,在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结构转型稳步推进的宏观环境下,小微企业营收有所增长,但成本及支出上升较快,盈利状况改善有限,整体经营状况仍面临较大挑战,对小微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半数企业收入增加,但盈利表现不佳。2013年以来,小微企业经营状况略有改善,调查显示,收入同比增加的企业占比达到51.1%,28.7%的企业收入与同期持平。与收入的改善相比,超过六成的企业利润持平或下滑。受原材料成本上升、用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63.7%的受访企业表示,2013年以来与上年同期相比支出增加。

  四成企业表示存在资金需求并得到满足,长期资金需求大幅增加。36.8%的受访企业表示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43.8%的企业表示存在资金融入需求且得到满足,19.4%的企业表示资金需求未获满足。在有借款的企业中,56.78%的企业存在中长期资金需求,这一比例较上一年增长近一倍。近半数企业表示感受到融资成本的上升。认为借款综合成本较上一年有所上升的企业占比达到48.89%。近半数小微企业的借款成本在10%以上。

  企业对于贷款利率和所获额度两项服务要素的满意度相对较低。在对小微金融服务的满意度调查中,小微企业对各类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满意度评分均值为6.42分。其中贷款流程的信息透明度与服务水平(6.89)、结算服务(6.82)、还款方式灵活度(6.69)和抵押形式灵活度(6.54)四项服务项目在均值之上,利率(5.89)和贷款额度(5.83)两项评分最低。

  近三成企业表示出现过无法按期偿还情况。参访企业中,有29.6%的企业表示出现过无法按期偿还借贷资金的情况。在这部分企业中,51.1%的企业选择协商延期偿还,36.1%的企业通过后期筹资偿还。由于经营年限1-3年、资产总额50-100万元的企业经营较不稳定,出现贷款逾期的比例相对较高。经营年限在3-5年的企业融资满意度达到6.78,明显高于其他经营年限的企业。

  中小银行是小微企业寻求融资的首选渠道。74%的小微企业首选向银行贷款,显示银行仍然是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选择中小银行作为首选融资渠道的企业占比(32.89%)远高于大型银行(12.44%),显示中小银行是当前小微金融服务市场中当仁不让的主力。相比大型银行,中小银行在贷款授信灵活度、综合服务水平等方面具有优势。在小微企业对“额度”、“抵押形式灵活度”、“贷款资质考核标准”、“贷款流程信息透明度及服务水平”、“还款方式灵活度”几项指标的满意度评分中,满意度最高的企业首选融资来源均为中小银行。一些非银行类融资服务机构在速度、额度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有效契合了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

  近八成企业主要使用现金支付,理财、信息及支付结算服务需求较大。调查显示,除贷款外,48.8%的企业希望获得理财服务,45.1%的企业希望获得信息交流服务(包括小微企业俱乐部、行业信息交流平台、银企对接会、定期座谈等),41.4%的企业希望获得支付结算服务。在支付结算中,用现金支付的企业占比达到78.7%,支票(50.9%)和银行卡转账(43.8%)的占比也较高,显示出小微企业在支付方式上更多考虑的是操作便捷与资金安全。

  近六成小微企业表示未享受到税收优惠。自2013年8月1日起,国家推行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小微企业中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可以享受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的政策福利。43.1%的参访企业表示享受到了该项优惠政策,其余则表示未能享受到。

  减少税费依然是小微企业最迫切的政策需求。在小微企业最希望政府推行的举措中,“减少税费”连续两年占比均超六成。此外,希望“简化审批程序,减轻事业性收费”、“放宽行业准入标准,允许民间资本真正进入”、“引导信贷投向往小微企业倾斜,缓解融资不足”的企业占比均接近四成,表明除传统融资难问题,政策限制是困扰小微企业提高经营效率、扩大投资规模的主要约束因素。

一、拥抱小微金融跨越式发展的新时代[已扎口]

拥抱小微金融跨越式发展的新时代

新闻配合,请版主勿删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金融脱媒加剧,互联网金融的挑战加深,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寻找新的目标客户群体成为各家银行战略转型的重点。近年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对于战略转型的重要意义受到了各家银行越来越多的重视,银行的态度已经从最初的怀疑转向逐步接受,从逐步接受变为高度重视,最终热情拥抱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展望未来,我认为,各家银行将从原来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转向真正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不断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商业模式,并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持续改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这些举措将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时代。

  空前重视 持续创新

  2013年,中国金融改革加速推进,贷款利率下限取消,利率市场化改革只剩下“存款利率全面放开”最后一步,银行传统的“垒大户、傍大款”商业模式遭遇严峻挑战,面对挑战,银行必须进行客户下沉,寻找新的目标客户群体。将近5000万户小微企业的庞大群体越来越受到银行的重视,同时,以民生银行为代表的一些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的成功探索和实践,让各家银行真正意识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前景广阔,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从怀疑转向接受,进而热情拥抱。

  同时,十八大报告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提出要“发展普惠金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作为普惠金融重要内容,其健康发展受到中央政府和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2013年7月,国务院召开全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特别强调要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实施支持性财税政策、扩大银行自主核销权以及在业务准入、风险资产权重、存贷比考核等方面实施差异化监管,这些政策极大地提升了商业银行的积极性。

  数据显示,2013年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增加了2万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2.5%,成为银行业重要的业务增长点。更重要的是,经过几年来的持续探索以及同业间的学习借鉴,各家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业务特点、经营特征以及小微企业主的信用状况和风险偏好有了更多了解,推动了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

  2013年,各家银行积极创新,广泛采用IT技术手段来降低贷款成本,通过创新担保方式、加强动态监测等降低贷款风险,并通过流程化建设来加快审批进度,等等。以民生银行为例,在小微企业金融专业化和小微企业客户整合的基础上,全力打造小微金融2.0版,把规划与营销策划、销售管理和售后服务严格分开,真正实现小微企业金融的“标准化、模块化、批量化”操作。

  挤掉水分 潜心小微

  2013年,随着“4万亿”刺激效应的逐步减退、结构调整的深入推进和外部需求的持续不振,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企业的经营难度加大。与此相对应,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压力增加,特别是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出现了较大幅度提升,很多人据此认为,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商业模式有缺陷,在经济下行期贷款收益难以覆盖风险,最终将惨淡收场。

  我想说的是,这恰恰表明真正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具有强劲的生命力,促使各家银行挤掉所谓“小微企业贷款”中的“中小企业贷款”水分,潜心开展小微企业金融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银行业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3.21万亿元,占企业贷款余额的29.4%。坦率地说,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中小企业贷款,你想,单笔金额都达到1000多万元,这样的企业还算小微企业吗?到2013年末,民生银行4000多亿元的小微企业贷款,贷款客户数超过35万户,单户贷款金额还不到120万元。

  分析一下那些处于困境甚至倒闭的企业,比如说钢贸企业、建材企业等,绝大多数都是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中小企业甚至中型企业,而不是以小商户、小业主为主体的小微企业。银行给这些企业的贷款,动辄在千万元以上,中小企业贷款由于单笔金额大、贷款客户少,无法依据“大数定律”的原则来确定群体贷款的违约率,也无法采用“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进行贷款定价。而真正与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民生”相关的小微企业,只有极少数遇到了困难,并且由于贷款金额普遍不高,通常是一两百万元甚至几十万元,通过多方努力能够度过难关,很少成为不良贷款。同时,对于小微企业,银行可以依据“大数定律”和“收益覆盖风险”来确定违约风险和确保收益。以民生银行为例,到2013年末,小微企业贷款的不良率只有千分之六左右,远远低于中小企业贷款的不良率,风险完全可控。

  我相信,这些打着小微企业贷款旗号的中小企业甚至中型企业贷款产生的风险,将促使一些银行痛定思痛,挤掉水分,把贷款真正转向风险相对低的“小微企业”。这将真正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跨越发展。

  无惧挑战 适应变革

  2013年,互联网金融的开始崛起,特别是“余额宝”的井喷发展,P2P贷款和电商的小贷业务迅速发展,让很多人觉得互联网金融无所不能,并断言,互联网金融接下来将冲击和挑战银行的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并将最终引领小微金融服务发展。

  我想说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会撼动银行作为小微金融服务主力军的地位,更不会改变银行业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广阔前景,只会推动银行加快变革、加快创新,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更健康、更可持续地发展。

  不少人认为,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对客户交易行为的大数据分析,能够更好地识别客户的风险;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手段的广泛采用,能够更快地评审贷款和线上放款,从而能够更好地控制风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最终能够更安全、更便捷、更廉价地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服务。我想,这种看法忽略了两点,第一,对于小微企业的风险分析需要很多维度,大数据分析仅仅是维度之一。银行还要采用很多专业的技术手段和分析工具,包括对小微企业所在行业进行经济周期分析、对小微企业所处市场进行全方位调研等等,甚至还要创造条件为小微企业增信,使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可控,这些都是互联网金融所不能提供的。第二,不要把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等同于小微企业贷款。根据民生银行的调查,只有30%左右小微企业需要贷款,更多的小微企业需要的是金融服务,包括结算、理财、家庭财富管理等金融服务甚至金融知识培训等非金融服务,这些需求并不是快捷放款就能够满足的,银行能够通过为小微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更重要的是,银行是信息技术变革的拥护者和实践者。2013年,各家银行广泛采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来研究小微企业的行为、分析小微企业的风险,通过建立作业系统和信贷工厂来为小微企业提供流程化的金融服务。民生银行还率先推出了小微手机银行,借助智能手机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我相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只会给银行增添创新压力,使得银行加快技术应用,充分利用最新技术,不断升级和改造产品和服务,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进入跨越式发展的新时代。

  中国民生银行董事长 董文标

二、工行重庆分行支持实体经济从“小微”处见“大功夫”[已扎口]

  工行重庆分行支持实体经济从“小微”处见“大功夫”

天涯新闻 

 今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

  作为一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渝分行,2013年以来,工商银行重庆市分行(以下简称重庆工行)在落实宏观政策要求和保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的基础上,积极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快存量贷款周转,着力提高支持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率,在对重庆五大功能区、内陆开放高地建设等“大”板块支持的同时, 也不忘对数量众多的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等“小”个子的支持。

  其中,重庆工行在按照工总行“更加注重在有效市场、潜力市场的‘精耕细作’,深入挖掘各板块、各领域客户的有效金融服务需求,为信贷业务接续发展开辟新的增长点,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撑”的要求上,紧紧依托商友俱乐部平台,在扶持重庆相关交易市场及商户方面,做出了精彩的文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以“商友俱乐部商友卡” 为突破口

  重庆工行积极支持交易市场客户

  为响应工总行号召,开辟支持实体经济的新领域,重庆工行首先在内部形成了共识,通过多次组织召开包括个人金融、小微企业、信用卡、现金结算、电子银行等部门在内的研究协调会,最后确定:由个人金融业务部牵头,以商友俱乐部商友卡为平台,整合资源,为相关交易市场客户提供包括融资、结算、现金管理、咨询服务等在内的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的目标和方向。

小微企业金融需求出现新变化[已扎口]

  为何要选择“商友俱乐部商友卡”作为突破口呢?重庆工行个人金融业务部相关负责人是这样解释的:

  商友俱乐部是“先交朋友,再做生意”的平台,商友卡是商户身份的象征,工行服务的“优惠券”。

  为传递工行“以客户为中心、服务创造价值”的理念,工行在总结多年服务经验的基础上,经过精心打造、专门为广大中小商户提供优质服务搭建了一个新型服务平台——商友俱乐部。俱乐部以“先交朋友,再做生意”为出发点,在重庆一推出就受到了广泛欢迎。截至目前,重庆工行已建成70余个商友俱乐部,其中根据不同类型建有商品交易市场俱乐部、商会同乡会俱乐部、产品集俱乐部、商业街区类、大型楼宇俱乐部、高端社区俱乐部、车友俱乐部、美食俱乐部、摄影俱乐部、钓鱼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乒乓球俱乐部、驴友俱乐部、纺织行业俱乐部、皮革行业俱乐部、箱包行业俱乐部、农家乐俱乐部、企业家俱乐部等。从会员的构成和行业分布看,会员很多都分布在不同的交易市场里,因此,抓住商友俱乐部,就抓住了开拓、挖掘交易市场客户的牛鼻子。

  而“商友卡”呢?该负责人称,商友卡是工行为商友俱乐部会员量身定做的一张专属银行卡,它不仅是商友尊贵身份的象征,更是会员享受工行优惠服务的“优惠券”。会员申办商友卡后,凭商友卡就可享受工行提供的金融与非金融服务。金融服务包括结算、融资、理财等,非金融服务包括工行整合各种内外资源提供的咨询服务、商务服务、生活服务、兴趣爱好服务等。在金融服务中,工行为商友卡客户提供了大量的专属和优惠服务。比如,在结算方面,可享受工行贵宾礼遇,签订工行商友卡专属汇款套餐后,可享受转账汇款全免费;在融资方面,可享受工行的商友贷、POS通、公司逸贷等专属融资服务等。

  同时,该负责人还透露,为进一步推介“商友俱乐部”、“商友卡”,工行决定2014年6月至12月,在全国主要城市中规模较大商品交易市场内开展以“友聚天下商”为主题的市场回馈活动。通过走进市场,进一步推广工行为商友客户量身定制的产品、渠道和服务,切实解决商户客户业务操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积极宣传工行对小微企业及个私经济发展的支持。

  因地制宜 加强金融创新

  为交易市场量身定做金融服务方案

  有了方向、有了平台,有了工具之后,重庆工行下辖的各级机构在开拓、挖掘交易市场客户方面如鱼得水,一个接一个的交易市场与工行合作,一批又一批的小微企业从工行的服务中获得实惠。

  在大渡口区某交易市场,经营户主要以个体工商户为主,其大多以本人或夫妻的名义申请贷款,工行大渡口支行获悉后,立刻为商户向分行申请定制个人经营贷款。最终,工行大渡口支行通过“日均存款保障+保证担保”、“个人住房、商用房、厂房等担保抵押”的方式解决了经营户们的融资难题,为经营户提供最高500万元、期限最长1年的个人经营贷款,而利率上浮的幅度也有效的控制在行业的中等偏下水平。在缓解融资难的同时,工行还“让利”,场内的经营户们更加感动,纷纷转到工行寻求金融服务。

  在沙区某建材市场、商业街,为解决两市场内经营户的抵押物不足难题,工行沙坪坝支行采取了“市场管理方保证担保+ 集团公司保证担保+商铺承租权质押”、“市场管理方公司保证担保+ 集团公司保证担保+日均存款保障”等方式,让许多经营户获得了工行的贷款。在贷款额度上,沙坪坝支行也积极创新,在借款人单户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500万元情况下,以最近6-12个月销售收入的20%确定贷款额度,在确保风险可控前提下,最大限度满足其融资需求。

  整合资源 加强行内合作

  重庆工行群策群力为企业分忧

  在服务客户支持实体经济的过程中,重庆工行发现,有时单凭某一个部门或一个机构的力量,无法全面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需要内部整合资源,合力出击。

  为拿下重庆一大型食品交易市场,重庆工行通过对内个人金融业务部与信贷管理部紧密协作,对外与食品市场管理公司合作“双管齐下”的开拓模式,强化内外联动取得了成功。

  该大型食品交易市场前身为食品肉类交易市场,1997年开办,2008年9月更名,该市场水陆交通便利,吸引了300多家经营户。经调研、分析,重庆工行一方面与该市场的管理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成立商友俱乐部,由市场管理公司组织所有经营商户加入,批量办理商友卡、专属结算优惠套餐、中小商户消费转账终端,开通个人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为经营商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又为入驻该食品市场一年(含)以上或从事本行业二年(含)以上,无不良信用记录,最近12个月内销售收入100万元(含)以上的客户量身定做融资方案,帮助他们获得单笔最高不超500万元,市场保证方式贷款最高额度2亿元的专属融资支持。

  再比如,工行高科技支行为重庆一家科技公司的下游经营户办理专项融资的案例也很经典。该科技公司是一家以经营电脑为主的公司,下游有几百户商户。工行高科技支行调查发现,下游经销客户受自身销售规模有限、融资渠道狭窄的影响,对融资的需求非常迫切,但额度要求较高,一般都在5万元以上,高达百万元。工行高科技支行在分行的支持下,最终寻找到解决方法:即“下游经销商向科技公司提出购货申请的同时向工行提出业务申请,并缴存10%保证金,设立统一的资金池,并限定资金专款专用”,这样既满足了经销商融资的需求,又帮助该科技公司迅速扩大了销售范围。

  支持实体经济:

  不在“小”, 贵在行动,贵在有效

  近年来,重庆工行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大”、“小”都做,在支持“大”的同时,也没忘记对“小”的扶持。“小”单笔金额虽不大,但满足了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的现实需要,对他们而言,就是天大的事情。下一步,重庆工行将继续以客户需求为主导,继续在有效市场、潜力市场等领域“精耕细作”,为重庆实体经济的发展,培育更多活力,注入更多正能量。

本文链接:http://www.dengper.com/licai/7324.html 转载需授权!

重庆工行分行实体功夫

上一篇:民生银行重庆分行联合编撰的《2021重庆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发布

下一篇:理财旺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