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办事后付款QQ:
招租BF:49921434
下面黑客都可以添加(所擅长的领域不同)

银行理财暗中吸金七宗罪

erjian2022-07-1495

  勤俭持家的财女们,你们知道理财产品是有手续费的么?你可能会说,理财经理跟我讲理财是没有手续费的啊,但是实际上,绝大多数的理财产品都是在以十分隐性的方式向你收取费用的。下面就来历数一下理财产品暗中吸金的七宗罪:

  七宗罪之一:销售费

  销售费是支付给为你进行理财服务的客户经理以及与销售相关的后台运营部门的费用。

  要知道理财经理们的工作实际上就是销售产品,他们的提成和奖金是按照销售产品的数量来计算的。也就是说,他们卖给你的产品越多,他们的收入就会越高。而他们极力向你推荐的产品往往也是给他们提成较高的产品,至于这款产品是否真的像他们描述得那么好,或者是否真的适合你,那还需要你自己认真冷静地判断一下。

  七宗罪之二:托管费

  托管费是托管人为托管理财资产而提取的费用。

  什么?托管资金还要收费? 是的,因为托管这些资金也是需要进行相关工作的,例如安全保管理财资产、监督理财管理人的投资运作。可是保管理财资产的安全本来不就是他们的分内事么?不然不安全,谁还买他们的产品啊,而且理财管理人就是他们自己,这种自己监督自己的说法还真是挺可笑的。

  七宗罪之三:保管费

  保管费是保管人为保管理财资产而提取的费用。

  怎么看起来这个保管费和上面的托管费意思差不多啊?实际上他们的确很相近,不同的是,托管人具有监督受托人的义务,而保管人则没有这项义务。然而对于银行理财产品来说,托管人、受托人、保管人其实都是他们自己。

  七宗罪之四:管理费

  管理费是支付给理财管理人员和相关部门的费用。

银行理财暗中吸金七宗罪

  理财是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管理运营的,不然利息从哪里挣出来。所以说人家为你挣利息,你支付给人家一定的管理费看起来好像也无可厚非。

  然而上诉的这四种费用都是以十分隐性的方式来收取的,也就是说没有人会告诉你理财是有这么多手续费的,但是他们会在暗中神不知鬼不觉地计提走这些相关的费用。

  七宗罪之五:购买时间并非起息时间

  你有没有过为了抢购一款理财特意早起、不停刷屏的经历?然而在你庆幸自己抢到了这款理财产品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到其实这款产品离它的起息日还有好几天的时间?比如,今天你抢到了一款30天,年化收益率是5%的理财产品,然而它的起息时间锦融运通w w w.j r e x c. c o m却是下周一5月19日,那么从今天到下周一的这四天里你购买这款理财的资金都只能按照活期利息计息。这也就意味着你持有这款理财的时间无形中增加了4天的时间,而这款理财的有效年化收益率其实也只有4.41%而已。

  七宗罪之六:到期时间并非到账时间

  同理,很多理财产品的到期时间也并非到账时间。比如还是刚才那款理财产品,到期时间是6月18日,但是理财合同规定“理财产品到期后,资金将于三个工作日内到账。”假设理财资金于6月20日到账,那么在6月18日到6月20日的这两天时间里,你的资金也都是按活期利息计息的。也就是说你实际持有这款理财的时间又延长了2天,如此算来,这款理财的有效年化收益率就只剩下4.05%了。

  七宗罪之七:认购费、申购费和赎回费

  认购费是指指投资者在理财发行募集期内购买理财时所交纳的手续费。申购费是指投资者在理财成立后的存续期间,理财处于申购开放状态期内,向理财管理人购买理财时所支付的手续费。

  这三种费用不是暗扣的,而是以直接扣减的形式收取的。比如,你想花10万元购买一款认购费率为0.5%的理财产品,那么一旦你买进了这款理财,银行就会扣除你500元的认购费,于是你就只剩下95500元的理财资金了。

  这可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看来暗藏在理财产品里的隐性费用还真是不容小视啊!所以说聪慧的财女们,以后去买理财时记得多张几个心眼儿,多问问理财经理、多看看理财说明书,尽量挑选隐性费率低、起息早、到账快的产品吧,这样才不会多花冤枉钱、才不会被这些隐性费用坑到啊。

一、别被银行理财产品“忽悠”了

文/孙柠

  导语:在没搞清楚银行理财产品究竟是怎么回事前,最好先不要做稳赚不赔的梦。

  我们最信任的金融机构非银行莫属。从小妈妈就会牵着你的手,在发薪日把余钱存入银行。在人们印象中,向银行里存钱,既安全又生息。于是顺理成章的,在银行理财肯定也错不了,一定会比存款赚得更多吧?

  带着这样的印象,笔者的一位朋友在银行办业务时,接受了大堂经理的建议,买了一款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比加息后的年收益更高。事实上,以她那10万元的小小本金,年收益率高出2个百分点,一年也不过多收入2000元钱,但她相信“不应以财少而不理”,更相信多赚2000元的意义远大于收益。但是没有想到,6个月下来,到期赎回时,收益没多,本金反而损失了1000元。

  “难道去银行理财不是稳赚不赔的?”她很委屈。

  当然不是稳赚不赔。理论上,只有存款是稳赚不赔的——但是目前小额账户也要多收一笔管理费。而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由于投向不同,尽管风险不高,但也不是款款保本,最后收益效果也会大相径庭。

  加息之后,银行短期理财产品似乎很“流行”,倍受储户追捧。然而,短期理财产品究竟是什么?资金投向哪?收益来自何方?有些“财迷”并没搞清楚,就匆匆地赶了个时髦,交了次学费。

本文链接:http://www.dengper.com/gupiao/9919.html 转载需授权!

忽悠理财转载银行产品

上一篇:不啃老买房,学会理财你也行。

下一篇:理财VS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