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办事后付款QQ:
招租BF:49921434
下面黑客都可以添加(所擅长的领域不同)

“网购五千限额”调查被删 网友吁央行应在官网民调

erjian2022-07-0492

  7月31日,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对账户进行分类管理,对网络支付账户提出1000元、5000元的限额要求。这也意味着,普通用户未来通过网络支付账户在网上进行消费时,将受到金额限制。

  虽然,央行随后辟谣称,超出第三方支付每日上限5000元之后,网民依然可以使用“网银”来支付超出部分金额,但显然这会给网民的支付带来极大的不便。并且真正的“伏笔”并非埋在了支付限额上,而是限制网民在第三方支付账户进行开户,以及限制通过第三方支付账户对异名银行卡账户进行转账等“便民”和“普惠”的金融工具。

  虽然后者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成为了“刚需”,且每年不知道缩短了多少银行里排队的“队列”,当然银行间的转账手续费收入自然是大减。有网友表示,央行应该在自身官网发起调查,倾听用户声音。

  除了网络支付每日限额5000元外,意见稿规定用户在开设网上账户时,需要用5种方式来验证身份。也就是说,未来用户如果要发微信红包,需要先向微信提交5个机构的证明来验证自己身份才可以。

  互联网金融行业普遍认为,从2000年出现的第一家网络支付企业算起,网络支付经过了15年的发展和考验,已经到了全球Visa的规模,这时夸大风险,出台这样的政策确实有开倒车的嫌疑,且对互联网金融的未来有重大负面影响。

  众所周知真正的普惠金融例如余额宝,或是民间方便的支付工具类似微信红包,支付宝AA均是从第三方支付企业当中孕育。大型银行始终无法真正服务好中小微企业,而这个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一旦出台,服务中小微企业的金融工具,很有可能将被扼杀殆尽,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的前景。

  按照央行最新意见稿的规定,支付机构给个人开户,如果是消费类账户,需要三个机构为用户做身份验证。如果是具备理财、转账功能的综合账户,则需要五个机构来验证。而目前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主流的支付机构,都还达不到央行的规定,而且,这一规定对非银行类支付机构来说,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业内人士介绍,这里的身份认证指的不是密码等安全手段,而是公安、税务、工商、银行、教育机构、居委会等能证明你身份的机构。打个比方,未来用户如果要给朋友发个微信红包,发之前先要向微信证明“你是你”:上传文凭、纳税证明、户口本、护照等资料,或者跑工商、居委会各种地方开证明。只有经过5种身份验证后,才可以发微信红包。这无疑将极大地影响用户使用微信红包的体验。

  此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通过支付宝等第三方方式进行转账已经成为不少市民转账的主要方式。但《意见稿》第十七条规定:“支付机构为客户办理银行账户向支付账户转账的,转出账户应仅限于支付账户客户本人同名银行借记账户;办理支付账户向银行借记账户转账的,转入账户应仅限于客户预先指定的一个本人同名银行借记账户。”对于单笔超过5万元的转账业务,需要单位客户注明付款用途和事由,并提供付款依据或者相关证明文件,单位支付账户向同名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转账的除外。这意味,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只能转账给自己的同名账户,不能转账到别人的银行卡。

  《意见稿》出台后,随即在网上引发热议,大多数网友对《意见稿》持否定态度。面对质疑,央行表示,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果网民有意见或建议,可以于2015年8月28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或信函方式反馈给中国人民银行。随后,一些门户网站也开设了配合央行的调查专题,征集网友对此事的看法。

  不过,在调查专题刚刚发出以后,今日就有网友爆料,称诸如新浪等门户的“网购五千限额”调查页面疑似已“被删除”。

  记者随后多方查阅,发现门户多个网站均已无相关调查,仅在《天下网商》官方微信号看到一组数据调查。而根据调查显示:在“是否同意支付账号每天限额5000元”的选项中,有87%的网友投下了反对票,而在“快捷支付200元封顶你同意吗?”的选项中,不同意的比例高达89%。或许通过《天下网商》的这组调查数据,能说明门户网站调查“被删除”的原因。

  手机上基本没有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都是通过密码和短信验证码来进行验证。依照此次下发的意见稿规定,每日的最高限额为5000元,而苹果iPhone手机、家电、净水机等设备的售价都超过了5000元。此外,使用一个密码验证方式的微信,每日的网上支付金额最高为1000元,绝大部分通过微信支付的网购都将无法交易。

  记者在各大门户新闻跟帖区发现,类似“限制第三方支付等于阻碍创新!”等评论均被网友置顶、怒赞。有网友更是调侃,如果5000元限购真的实施的话,估计全国人民都会哭晕在厕所里。

  按照《办法》的规定,支付机构如采用不少于两类验证要素,且其中包括安全级别较高的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则可以与客户自行约定单笔、单日累计限额;否则,采用不足两类要素进行验证的交易,单个客户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金额应不超过1000元;支付机构如采用不少于两类要素,但其中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单日限额累计5000元。

  著名互联网金融观察人士马继华认为,从专业上说,这样的理解并不全面,因为央行的规定并未堵死网购之路,只是将高速公路给设了路障,让人们只能去选择破烂不堪的国道。按照央行的指路,超过限额的消费可以通过传统银行提供的网上银行电子支付来完成,因为网上银行没有设限。如此来看,央行一方面是对第三方支付的安全性存疑,另一方面也对网上银行充满偏爱,而且是溺爱。

  央行认为,根据对国内典型代表性支付机构2014年网络支付业务数据的分析,2014年,61.3%的个人客户使用支付账户余额进行消费、转账、购买投资理财产品等(即《办法》规定的综合类支付账户)全年累计付款金额不超过1000元,80.12%的个人客户不超过5000元,98.5%的个人客户不超过20万元;72.31%的个人客户支付账户余额仅用于购物消费(即《办法》规定的消费类支付账户)全年累计付款金额不超过1000元,92%的个人客户不超过5000元,99.72%的个人客户不超过10万元。由此,央行得出结论,即便给第三方支付设定1000或5000的支付限额,也不会影响网络购物。

  不过,这样的分析和假定都存在漏洞。中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迅猛,至今还处在高速成长期,2014年中国网购用户已超过4.3亿人,预计2015年国内网购网民将突破5亿人。

  即便按照央行的算法,限额规定仅仅会影响19.88%的(超过5000元)用户,那也将是1亿人,怎么说“能够满足绝大部分个人客户的付款需求”。而且,这占总体20%左右的一亿人正是中国互联网使用的核心人群,可能占据网络经济贡献的80%。这部分人的使用受限,也就等于阻断了中国互联网经济的核心群体的网络应用。

  同时,这个影响了1亿人的网购的结论也只是针对眼前,因为管理办法主要会影响以后,随着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件商品加入到网购大军已经成为必然,比如耐用消费品、高档的个人生活服务甚至连汽车、房产都已经开始上网,这个时刻的限额措施将大大伤害中国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影响中国的居民消费热情和国家经济的转型。

  马继华认为,互联网金融刚刚起步,尚存在很多不足,确实需要加强监管进行规范,从而防范风险使其健康发展,可对于已经正常存在了十数年且基本成熟的第三方网络支付进行逆潮流的政策限制,确实有开历史倒车之感,央妈也难逃存私心保护传统银行亲儿子的嫌疑。

  而且,互联网支付是整个互联网经济发展的支撑,有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发整个互联网经济的连锁反应。假如这样的方案得到实施,会是对当前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当头一棒,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金融领域,甚至会让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一蹶不振。还好,这仅仅是征求意见稿,从善如流,还有改错的机会。

一、香港买保险,刷银联限额每次最高5000美元?意味着什么?

  继“去香港买奶粉”、“去香港买尿片”之后,2015年赴港自由行的最新主题俨然已变成“到香港买保险”。不过,买保险这种看似家常的生活理财的方式,最近一个月意外地敏感起来。

  2月2日晚间,银联国际发出最新指引,要求从2月4日起,银联卡实施交易额度限制为每次交易最高5000美元,将于全港所有保险机构和其他商户实施。多数保险业人士认为,该规定明显意在“堵上”以买保险方式转移资产的口子。

  1

  香港保险一枝独秀

  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的数据,内地访客在2015年前三季度新增保单费总额约211亿港元,占香港个人业务新增总保费的21.7%。在过去几年,保险业无疑是香港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2010年内地客户到香港投保金额仅44亿元港元,2014年已达到244亿港元,2015年前三季度已超过211亿,最终金额相信有望超过300亿港元,5年内增长近7倍。

  从保险产品本身来看,香港发展更成熟的保险业与内地相比的确有明显优势。比如在重疾保险方面,香港保障范围大于内地,包括部分原位癌、艾滋病等内地难保的项目,很多产品还可以在重疾早期就支付部分保费,保费由于是根据香港全球最长的预期寿命计算,因此同样年龄保费低于内地。在涉及理财分红的产品上,虽然回报大约只有3-5%,但香港保险均以正在走强的美元计算,与波动的人民币资产相比风险较低。

  2

  银联卡支付大额保单轻易境外套现

  内地群众购买港险的热情,直接催生香港保险傲娇业绩。内地人换美元需求强烈,加上境外资产配置需求,少则几百万,多则几千万的大额保单客户频现香港。“刷银联卡”实际上成为绕过外汇管制途径、资本合法外流的渠道。

  “大额保单”在香港业界一般指保额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保单,主要是寿险,目前大部分年化红利在4%左右。这类大额寿险保单独立于个人财产以外,即便投保人破产清算,这类保单也不受到债权人、政府征税和收费等影响,离婚也不可分割。因此除了配置美元资产以外,也是不少富裕人士进行 “资产隔离”或是财富传承的选择。

  而且,大额保单可以在私人银行进行抵押融资。业界人士介绍,在保单生效当天开始,其“现金价值”就达到保费的80%左右,而抵押融资额一般可以达到保单现金价值的90%。

  通过如此方法“套现”资金利息相当低,仅在2-3%左右,形式与香港普遍的住房抵押融资等相似。如此处理之后,投保人依旧可以享受300万美元的大额保单,而七十余万美元的资金则顺利“跨境”。

  “经常项目开放已久,监管机构并不突然出手管制”,长期关注人民币趋势的彭博亚洲经济学家陈世渊表示,“但是口子越来越大,当然也会引起注意,最可行的还是在银行卡的使用上限制,而不是从经常项目方面来限制”。

  3

  业界指银行卡消费限制在预期中

  在中国银联宣布5000美元刷卡上限的指引前两三天,相关传闻已经传遍香港保险界。

  保险业人士普遍认为,以资产转移为主要目的的大额保单将首先冲击。尽管按照规定,理论上支付较大金额可以多次刷卡,但是大额保单普遍支付保费在10万美元以上,意味着需要在终端机上刷卡数十甚至上百次。

  所以,此番5000美金限额“紧箍咒”一旦套上香港保险头上,大额保单将难出现,势必冲击那些准备借此来转移资产甚至洗钱的内地人士。银联刷保费设限只是一方面,大额保单的财务审核也在逐步加码,照此下去,保险通道的窗口期即将过去。

  然而,依托于内地客享受多年繁荣的各大香港保险公司肯定不愿坐以待毙,获悉,刷卡受限的消息一经传出,各大港险公司已第一时间开始研究新的支付手段来绕开限制了。

  不过,银联还是给普通老百姓留了口子,单笔5000美金也基本满足了大部分人的需求。随着QDII额度收紧,香港保险“限购”,美国房产对国人停贷,资产出海的障碍越来越多。还在犹豫该不该在海外配置配置的亲们,到了主动出击的时候了。再不出手,黄花菜都凉了。

二、支付宝提现收费转账限额 银行“背锅”商家偷乐

  10月12日开始,支付宝提现正式收费了。对于已经把支付宝作为生活一部分的人来说,要么接受,要么回到银行卡时代,因为另外一个移动支付对手微信早在今年3月已经实施提现收费了。

  早在9月12日,支付宝就对外发布公告表示,自2016年10月12日起,支付宝将对个人用户超出免费额度的提现收取0.1%的服务费,个人用户每人累计享有2万元基础免费提现额度。今年3月,微信已经开始对用户提现收取0.1%的手续费,每位用户累计享有1000元免费提现额度。由于支付宝和微信都规定“单笔服务费小于0.1元的,按照0.1元收取”,也就意味着用户每次提现最少支付一毛给支付宝或微信。

  那么,支付宝提现收费是否会影响用户的使用频率?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中,不少用户表示影响不大,支付宝反正是要用来支付的,不提现那就花了呗。行业专家的分析也指出,支付宝对提现收费,一方面是因为成本巨大;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资金在支付宝的体系内去流动,去营造更多的支付产品,产生更多的支付行为。

  ●支付宝和微信都说手续费是给银行的

  提现是指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把资金转到银行卡的行为。此前,微信宣布提现收费时曾经表示,“并不是追求营收之举,而是用于支付银行手续费。”

  支付宝方面也在公告中表示,收费的原因是“综合经营成本上升较快”,调整提现规则是为了减轻部分成本压力。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虎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互联网金融市场,银行等传统机构还是绕不开的,渠道收入风险小,银行风控成本最低,这块成为银行营收的重要依赖之一,所以银行的渠道成本倒逼第三方机构进行收费,毕竟之前第三方支付都属于渠道烧钱,成本非常高。

  马化腾在今年3月份全国两会时曾介绍了第三方支付背后的商业模式,银行的钱离开银行体系,进入到第三方支付的账户,其实都是要收费的,转账的手续费大约在千分之一左右,这是第三方支付一项很大的成本。

  马化腾当时曾这样表示,消费者使用第三方支付消费,商家会给第三方支付手续费,但如果是个人之间转账,“经过第三方账户,一进一出就又回去了,停留的时间连一天都不到。”马化腾直呼,“一进一出我就要承担千分之一的成本,这个数字哪一家都受不了!”据他介绍,即使算上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获得的利息收入,微信1月份的成本还是超过3亿元。

  易观智库金融行业中心研究总监马韬曾指出,互联网的免费实际上是有人在替用户买单。包括支付宝、微信在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一直在为用户承担相应的成本。数以亿计的用户规模决定了这个成本是非常巨大的。平台免费服务在初期能够为平台带来客户,但在客户及交易体量大到一定程度后,巨大交易成本实际就推高了平台运营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微信的零钱只能提现到本人的银行卡,支付宝提现可提现到本人银行卡和转账到他人银行卡。按照调整后的规则,支付宝也对超出免费额度的部分按提现金额的0.1%收取服务费,单笔服务费不到0.1元的则按照0.1元收取。不同的是,支付宝个人用户可以累计享有2万元基础免费提现额度,这个额度是微信的20倍。

  ●或促使资金在支付宝体系内流动

  那么,从微信提现收费到支付宝提现收费,是否会对用户造成一定的影响呢?

  “以前微信抢完红包,大多我都会提现,因为使用微信支付去消费的意愿还没有那么强烈。早前,微信一提出提现收费,当时还有些担心,然后就变成不到一个数额不会轻易提现,不过自己也没有去做相应的理财,更多用途主要在于支付打车费用什么的。但支付宝不同,从以前淘宝上购物就一直使用它进行支付,支付本来也是它的属性,使用支付宝更多就变成了一种习惯,比如会很自然地去进行各种消费,包括手机充值,水电煤缴费以及信用卡还款什么的,可以说支付宝的提现其实对我而言真的影响不大。”接受采访的用户Jenny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CIC灼识咨询项目部经理董筱磊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支付宝提现收费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提现带给公司的成本压力大,使用第三方支付消费不会产生手续费,但转账成本高达千分之一。另外一个原因是支付宝在进一步构建自己的账户体系,自建体系内的支付生态,所以对提现收费,一定程度上能促使资金在支付宝的体系内去流动,去营造更多的支付产品。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助理分析师陈莉也认为,对于第三方支付必须免费存在一定认知误区,事实上,以前各支付巨头为了壮大自身的用户群体,采取免费政策,但现在逐渐回归到第二阶段,那就是收费阶段,前期的跑马圈地免费策略已经结束。

  “互联网模式的用户习惯形成后,免费肯定是不可持续的,收费是必然的。传统银行收费的渠道,和第三方支付机构贴钱让消费者使用的渠道,如果是同一种渠道,那么只要一方盈利另一方贴钱,这种状态就可以称之为盈利不对称,结果必然是要趋于对称的,所以,现在收费很正常。”陈虎东说。

  至于2万元额度是否会减少,陈虎东对此持否定态度。他指出,可通过更多地使用第三方机构其他的服务,来间接降低这个额度,倒逼消费者找省钱的途径,比如虚拟积分,比如芝麻信用等,这样间接将消费者引流到其他服务上来。

  同样,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苏宁金融薛洪言也直言,这个费率基本可以覆盖成本,因此不会有太大调整。

  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即发展的早期,第三方支付企业需要培养用户,构建生态,因此可以对用户进行一定的补贴,但如今的第三方支付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应用,很多用户已经体验到它的便利,生活中也离不开支付宝、微信支付,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黏性比较高的应用,这时候开始进行收费也是正常的。

  至于备受关注的余额宝,支付宝也在公告中表示,余额宝资金转出,包括转出到本人银行卡和转出到支付宝余额将继续免费。对此,用户金女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自己经常会将余额宝内的钱转进转出,然后购买其他理财产品等,如果余额宝资金转出要收取手续费用,那才会令她“崩溃”。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0月12日起,用户从余额新转入余额宝的资金,转出时只能转回到余额,不能直接转出到银行卡。相关人士介绍,这意味着10月12日之前,用户将余额转入余额宝,不但可以随时用于消费,在10月12日之后还是可以任意转入自己的银行卡。“如果余额里有钱担心被收费,现在把钱转入余额宝会是一个最佳选择。”

  ●部分用户或回流传统银行

  就在互联网金融走向付费的同时,实体银行则主动求变,甚至不惜打出“免费牌”。

  今年7月,12家股份制银行成立“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联盟”,联盟间账户互认实行免费,手机银行、个人网银等电子渠道跨行转账免收客户手续费。这12家股份制银行分别是: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和渤海银行,但各银行之间的转账免费政策略有不同。

  一位兴业银行客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柜面跨行转账汇款不区分同城异地,根据每笔资费不同收取相应的费用,而对于使用网银、手机银行办理同城普通跨行转账及异地实时行内转账免费。

  在董筱磊看来,由于之前受到互联网支付和金融企业的冲击,许多银行已经开始在个人业务上推出了许多转账的优惠,且主流银行的手机转账目前已经免费了。微信和支付宝的相继收费肯定会在一定程度让部分个人用户特别是利用微信、支付宝进行转账交易的商家回归银行。虽然如此,微信和支付宝其他主流的大部分服务(比如水电费、手机充值、理财、消费等方面)依然是免费的,同时,微信或支付宝同平台内转账依然是免费的。这些个人零售用户受到提现收费的影响有限,将不会是主要的流出对象。

  

  

  就传统的银行开始努力地降低收费水平的现象,陈莉如是评价,“大批互联网企业涌入到金融行业,银行是在互联网冲击下的被动求变。从最新的数据来看,2016年二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93400亿元,其中支付宝、财付通市场占有率最大。不管是从市场规模还是用户使用情况来看,移动支付是金融必不可少的底层支撑。银行必须要抱团面对市场压迫,从之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银行的互联网化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形成网络金融联盟,银行找到了互联网创新的切入口,那就是移动支付。在模式趋同的情况下,客户体验是竞争核心,客户追求多样化、差异化和全面性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方便、快捷、参与和体验是客户的基本要求。不断提升效率,保证资金安全、提升客户体验,才能在互联网金融大战中获得先机。”

  从支付角度来看,董筱磊认为,银行和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是趋同化的。“银行也把场景服务变得更多,收费不断地往下降;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开始少量收费。未来市场作用会使得双方形成一个收费均衡点,业务模式也会越来越相似。互联网金融机构和银行相比短板是比较多的,因为毕竟第三方支付是小额零售,是作为支付补充这么一个定位的,大额支付包括企业性支付主要还是通过银行来做的。所以从支付角度来讲,只是在小额零星的支付领域二者会越来越像,从更大范围来看,银行比第三方支付机构还是有明显的优势的。”

  

  

  就在国庆节假期中,央行对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布了最严政策,而这项新政特别对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机构的个人支付账户进行了约束。据央行发布的《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显示,与对银行的要求类似,自2016年12月1日开始,非银行支付机构为个人开立支付账户的,同一个人在同一家支付机构只能开立一个全功能支付账户。同时要求,支付机构自12月1日起,在为单位和个人开立支付账户时,应当与单位和个人签订协议,约定支付账户与支付账户、支付账户与银行账户之间的日累计转账限额和笔数,超出限额和笔数的,不得再办理转账业务。

  对于上述新规,支付宝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对此暂不做回应。而微信支付方面则向记者表示,将一直执行以下限额:转账单日最高支付20万元;面对面单日最高支付1.5万元;单个红包最高200元,单次最多发100个;使用银行卡发红包,单卡单日最高5万元,零钱单日最高10万元。

  实际上,手机支付领域的混战也越来越激烈,除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还有苹果支付和三星支付等。当然,还有高调入局的华为和小米,这让银联支持的NFC支付(近场支付)也实力飙涨。而在业界看来,所有的支付最终趋势都会向收费靠拢。

  达睿咨询创始人、首席分析师马继华认为,“只要能够形成消费闭环的,可以向后端商家来收;而向不能形成消费闭环的业务收费,应该是个大趋势。”

  另据陈莉的说法,尽管最终费用会转接到哪一方还不能确认,但从目前来看,银行和企业会让利给用户,因为NFC从目前来看都是直接和银行挂钩合作,所带来的用户和交易数据都是银行自身不能达到的。

三、支付宝开始提现收费限额后 银行“背锅”商家偷乐

  10月12日开始,支付宝提现正式收费了。对于已经把支付宝作为生活一部分的人来说,要么接受,要么回到银行卡时代,因为另外一个移动支付对手微信早在今年3月已经实施提现收费了。

  早在9月12日,支付宝就对外发布公告表示,自2016年10月12日起,支付宝将对个人用户超出免费额度的提现收取0.1%的服务费,个人用户每人累计享有2万元基础免费提现额度。今年3月,微信已经开始对用户提现收取0.1%的手续费,每位用户累计享有1000元免费提现额度。由于支付宝和微信都规定“单笔服务费小于0.1元的,按照0.1元收取”,也就意味着用户每次提现最少支付一毛给支付宝或微信。

  那么,支付宝提现收费是否会影响用户的使用频率?在《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采访中,不少用户表示影响不大,支付宝反正是要用来支付的,不提现那就花了呗。行业专家的分析也指出,支付宝对提现收费,一方面是因为成本巨大;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资金在支付宝的体系内去流动,去营造更多的支付产品,产生更多的支付行为。

  ●支付宝和微信都说手续费是给银行的

  提现是指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把资金转到银行卡的行为。此前,微信宣布提现收费时曾经表示,“并不是追求营收之举,而是用于支付银行手续费。”

  支付宝方面也在公告中表示,收费的原因是“综合经营成本上升较快”,调整提现规则是为了减轻部分成本压力。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陈虎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互联网金融市场,银行等传统机构还是绕不开的,渠道收入风险小,银行风控成本最低,这块成为银行营收的重要依赖之一,所以银行的渠道成本倒逼第三方机构进行收费,毕竟之前第三方支付都属于渠道烧钱,成本非常高。

  马化腾在今年3月份全国两会时曾介绍了第三方支付背后的商业模式,银行的钱离开银行体系,进入到第三方支付的账户,其实都是要收费的,转账的手续费大约在千分之一左右,这是第三方支付一项很大的成本。

  马化腾当时曾这样表示,消费者使用第三方支付消费,商家会给第三方支付手续费,但如果是个人之间转账,“经过第三方账户,一进一出就又回去了,停留的时间连一天都不到。”马化腾直呼,“一进一出我就要承担千分之一的成本,这个数字哪一家都受不了!”据他介绍,即使算上第三方支付平台可以获得的利息收入,微信1月份的成本还是超过3亿元。

  易观智库金融行业中心研究总监马韬曾指出,互联网的免费实际上是有人在替用户买单。包括支付宝、微信在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一直在为用户承担相应的成本。数以亿计的用户规模决定了这个成本是非常巨大的。平台免费服务在初期能够为平台带来客户,但在客户及交易体量大到一定程度后,巨大交易成本实际就推高了平台运营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微信的零钱只能提现到本人的银行卡,支付宝提现可提现到本人银行卡和转账到他人银行卡。按照调整后的规则,支付宝也对超出免费额度的部分按提现金额的0.1%收取服务费,单笔服务费不到0.1元的则按照0.1元收取。不同的是,支付宝个人用户可以累计享有2万元基础免费提现额度,这个额度是微信的20倍。

  ●或促使资金在支付宝体系内流动

  那么,从微信提现收费到支付宝提现收费,是否会对用户造成一定的影响呢?

  “以前微信抢完红包,大多我都会提现,因为使用微信支付去消费的意愿还没有那么强烈。早前,微信一提出提现收费,当时还有些担心,然后就变成不到一个数额不会轻易提现,不过自己也没有去做相应的理财,更多用途主要在于支付打车费用什么的。但支付宝不同,从以前淘宝上购物就一直使用它进行支付,支付本来也是它的属性,使用支付宝更多就变成了一种习惯,比如会很自然地去进行各种消费,包括手机充值,水电煤缴费以及信用卡还款什么的,可以说支付宝的提现其实对我而言真的影响不大。”接受采访的用户Jenny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CIC灼识咨询项目部经理董筱磊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支付宝提现收费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提现带给公司的成本压力大,使用第三方支付消费不会产生手续费,但转账成本高达千分之一。另外一个原因是支付宝在进一步构建自己的账户体系,自建体系内的支付生态,所以对提现收费,一定程度上能促使资金在支付宝的体系内去流动,去营造更多的支付产品。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互联网金融助理分析师陈莉也认为,对于第三方支付必须免费存在一定认知误区,事实上,以前各支付巨头为了壮大自身的用户群体,采取免费政策,但现在逐渐回归到第二阶段,那就是收费阶段,前期的跑马圈地免费策略已经结束。

  

  

  “互联网模式的用户习惯形成后,免费肯定是不可持续的,收费是必然的。传统银行收费的渠道,和第三方支付机构贴钱让消费者使用的渠道,如果是同一种渠道,那么只要一方盈利另一方贴钱,这种状态就可以称之为盈利不对称,结果必然是要趋于对称的,所以,现在收费很正常。”陈虎东说。

  至于2万元额度是否会减少,陈虎东对此持否定态度。他指出,可通过更多地使用第三方机构其他的服务,来间接降低这个额度,倒逼消费者找省钱的途径,比如虚拟积分,比如芝麻信用等,这样间接将消费者引流到其他服务上来。

  同样,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苏宁金融薛洪言也直言,这个费率基本可以覆盖成本,因此不会有太大调整。

  

  

  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即发展的早期,第三方支付企业需要培养用户,构建生态,因此可以对用户进行一定的补贴,但如今的第三方支付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应用,很多用户已经体验到它的便利,生活中也离不开支付宝、微信支付,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黏性比较高的应用,这时候开始进行收费也是正常的。

  至于备受关注的余额宝,支付宝也在公告中表示,余额宝资金转出,包括转出到本人银行卡和转出到支付宝余额将继续免费。对此,用户金女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自己经常会将余额宝内的钱转进转出,然后购买其他理财产品等,如果余额宝资金转出要收取手续费用,那才会令她“崩溃”。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0月12日起,用户从余额新转入余额宝的资金,转出时只能转回到余额,不能直接转出到银行卡。相关人士介绍,这意味着10月12日之前,用户将余额转入余额宝,不但可以随时用于消费,在10月12日之后还是可以任意转入自己的银行卡。“如果余额里有钱担心被收费,现在把钱转入余额宝会是一个最佳选择。”

  ●部分用户或回流传统银行

  就在互联网金融走向付费的同时,实体银行则主动求变,甚至不惜打出“免费牌”。

  今年7月,12家股份制银行成立“商业银行网络金融联盟”,联盟间账户互认实行免费,手机银行、个人网银等电子渠道跨行转账免收客户手续费。这12家股份制银行分别是:中信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广发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和渤海银行,但各银行之间的转账免费政策略有不同。

  

“网购五千限额”调查被删 网友吁央行应在官网民调

  

  一位兴业银行客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柜面跨行转账汇款不区分同城异地,根据每笔资费不同收取相应的费用,而对于使用网银、手机银行办理同城普通跨行转账及异地实时行内转账免费。

  在董筱磊看来,由于之前受到互联网支付和金融企业的冲击,许多银行已经开始在个人业务上推出了许多转账的优惠,且主流银行的手机转账目前已经免费了。微信和支付宝的相继收费肯定会在一定程度让部分个人用户特别是利用微信、支付宝进行转账交易的商家回归银行。虽然如此,微信和支付宝其他主流的大部分服务(比如水电费、手机充值、理财、消费等方面)依然是免费的,同时,微信或支付宝同平台内转账依然是免费的。这些个人零售用户受到提现收费的影响有限,将不会是主要的流出对象。

  

  

  就传统的银行开始努力地降低收费水平的现象,陈莉如是评价,“大批互联网企业涌入到金融行业,银行是在互联网冲击下的被动求变。从最新的数据来看,2016年二季度,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93400亿元,其中支付宝、财付通市场占有率最大。不管是从市场规模还是用户使用情况来看,移动支付是金融必不可少的底层支撑。银行必须要抱团面对市场压迫,从之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银行的互联网化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成绩,形成网络金融联盟,银行找到了互联网创新的切入口,那就是移动支付。在模式趋同的情况下,客户体验是竞争核心,客户追求多样化、差异化和全面性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方便、快捷、参与和体验是客户的基本要求。不断提升效率,保证资金安全、提升客户体验,才能在互联网金融大战中获得先机。”

  从支付角度来看,董筱磊认为,银行和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是趋同化的。“银行也把场景服务变得更多,收费不断地往下降;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开始少量收费。未来市场作用会使得双方形成一个收费均衡点,业务模式也会越来越相似。互联网金融机构和银行相比短板是比较多的,因为毕竟第三方支付是小额零售,是作为支付补充这么一个定位的,大额支付包括企业性支付主要还是通过银行来做的。所以从支付角度来讲,只是在小额零星的支付领域二者会越来越像,从更大范围来看,银行比第三方支付机构还是有明显的优势的。”

  

  

  就在国庆节假期中,央行对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发布了最严政策,而这项新政特别对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机构的个人支付账户进行了约束。据央行发布的《关于加强支付结算管理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显示,与对银行的要求类似,自2016年12月1日开始,非银行支付机构为个人开立支付账户的,同一个人在同一家支付机构只能开立一个全功能支付账户。同时要求,支付机构自12月1日起,在为单位和个人开立支付账户时,应当与单位和个人签订协议,约定支付账户与支付账户、支付账户与银行账户之间的日累计转账限额和笔数,超出限额和笔数的,不得再办理转账业务。

  对于上述新规,支付宝方面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对此暂不做回应。而微信支付方面则向记者表示,将一直执行以下限额:转账单日最高支付20万元;面对面单日最高支付1.5万元;单个红包最高200元,单次最多发100个;使用银行卡发红包,单卡单日最高5万元,零钱单日最高10万元。

  实际上,手机支付领域的混战也越来越激烈,除了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还有苹果支付和三星支付等。当然,还有高调入局的华为和小米,这让银联支持的NFC支付(近场支付)也实力飙涨。而在业界看来,所有的支付最终趋势都会向收费靠拢。

  达睿咨询创始人、首席分析师马继华认为,“只要能够形成消费闭环的,可以向后端商家来收;而向不能形成消费闭环的业务收费,应该是个大趋势。”

  另据陈莉的说法,尽管最终费用会转接到哪一方还不能确认,但从目前来看,银行和企业会让利给用户,因为NFC从目前来看都是直接和银行挂钩合作,所带来的用户和交易数据都是银行自身不能达到的。

四、鸿城德丰利达理财支招:现阶段如何进行短期理财

  鸿城德丰利达理财提示:现阶段处于网贷行业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监管越来越严格。在这种情况下,有很多的投资人不敢放心的投资,既害怕投资失败,又舍不得放弃网贷红利。那么进行网贷投资时,应该注意一些什么事项呢?

  量力而为

  众所周知,投资网贷的利息比较多,收益比较好,所以有很多投资人会贪图利息,把自己的全部家当都放进去,以便赚取更多的利息。鸿城德丰利达理财提示,投资是有风险的,如果把自己的全部资金放进去,没有留出足够的备用金,一旦选的平台出现问题,投资人的生活将会面临很大的困境。所有投资人在投资时,不能盲目投资,要留出足够的备用金,不要有多少就投资多少。

  选择适合自己的

  如今现状,网贷市场上有很多的理财产品,琳琅满目。鸿城德丰利达理财提示,很多投资人不知道如何选择,错误的以为平台的区别是很小的,选择什么平台都是可以的。其实平台之间是有很大不同的,最主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鸿城德丰利达理财提示,如果想要选择很安全的平台,一定要选择合规程度比较高的平台,必须有银行存管、信息披露、ICP证件、限额等要求的。同时要衡量自己的风险承受力,在自己的风险可承受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

  小额分散投资

  投资时,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要分散投资,这样自己的投资就会相对比安全。鸿城德丰利达理财提示,有一点一定要注意的是,投资的任何平台,在投资之前,一定要仔细的分析该平台的安全性。即使是分散投资,也不是任何平台都可以随便投资的。

  鸿城德丰利达理财提示,现在的行业正处于动荡期,网贷监管政策可能会不定时下发,备案验收的信息也随时可能有变动,投资人要时刻关注政策动态的变化,另外也要关注平台的动态,多跟平台其他投资人互动,提高自己的投资理财技巧。

本文链接:http://www.dengper.com/gupiao/7828.html 转载需授权!

德丰利达理财支招现阶段

上一篇:普乐投资理财最低限额一百元,赶紧行动哦,

下一篇:最新信托理财产品如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